site logo: www.tvsmo.com

治療巴金森氏症 幹細胞療法露曙光

人氣: 35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18日電)醫界至今還無法根治巴金森氏症,美國醫學專家羅伊巴凱今天在一場研討會中,說明正在進行動物實驗中的幹細胞療法,已顯現成效,如人體試驗成功將帶來治療新契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上午在台中長榮桂冠酒店舉辦「第3屆泛太平洋國際幹細胞研討會」(The 3rd PanPacific Symposium on Stem Cells Research),邀請美國芝加哥洛許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Medical Center )神經外科教授羅伊巴凱(Roy A. E.Bakay)蒞會報告晶片治療巴金森病人效果,並說明幹細胞治療巴金森氏症的動物實驗結果,為病患帶來新的希望。

主持會議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精神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欣榮表示,醫界對治療巴金森氏症還沒有根治療法,只知道是腦中製造多巴胺的神經退化甚至死亡,導致腦內因沒有多巴胺神經傳導因子,行動變得無法控制而產生動作障礙,目前病人只能靠服用藥物或晶片植入手術控制症狀。

林欣榮指出,如果服藥治療,到治療後期,藥效時間會越來越短,藥效過後開始出現不服藥就無法動彈的「開關現象」,或是不受控制的「異動症」等副作用;晶片植入手術是目前較佳的方式,可以讓患者病情進步到50%,但器材健保未給付,約5年需置換電池。

今年42歲的張小姐,33歲就發現自己罹患巴金森氏症,她今天前來了解新療法,她說,一直以來都以藥物控制症狀,服藥後3小時內,可以從事穿著或打掃等工作,但藥效過後身體就當機,她是屬於僵化型的病人,年紀輕輕就得病,讓她很困擾。

張小姐指出,目前國內可以晶片植入手術減緩症狀,但費用不低,對小家庭是一筆龐大的費用,且不是根本治療法,她很期待有另外替代療法可以一勞永逸。

林欣榮表示,巴金森氏症一般發病年紀約50到60歲,但他門診中遇到最年輕的患者只有18歲,年輕患者大都是基因遺傳,但醫界還不是很清楚致病因素,只知道是腦部新陳代謝出問題,年紀越大罹患機率越高,目前也不知有何預防之道,國內約有4萬名病患,全台約有400名患者進行晶片植入手術控制病情,讓患者還能擁有自理生活及工作的能力。

巴凱現在正著手研究幹細胞療法,他說,他以10隻獼猴做實驗,嘗試用幹細胞彌補腦部內被破壞的多巴胺神經,還加上神經滋養因子,實驗效果還不錯,如果再觀察1年後沒有安全性問題,就能展開人體試驗,盼能為巴金森氏症帶來治療新契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