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科幻小說場景 莫拉克風災呈現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4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4日電)屏東縣籍作家郭漢辰關注世界末日議題,所出版的小說「記憶之都」裡的預言,去年莫拉克颱風時竟在現實生活中呈現,他說,沒想到氣候變遷速度比小說家想像更快。

這個月起,屏東縣旅遊文學館每月邀請1名屏東籍作家駐館展出作品,並進行講座,首名駐館作家郭漢辰曾是民生報屏東縣記者;他在2008年出版長篇小說「記憶之都」,當中有世界末日「水淹城市」的想像。

郭漢辰說,2005年海棠颱風,屏東楓港大橋斷橋,當時正是他記者生涯的最後階段,還記得背著沉重的相機,冒著強大的風雨要走到斷橋處,卻感覺怎麼一直走都走不到,當時就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事後,他一直在構思要寫有關世界末日的科幻小說。

郭漢辰說,楓港大橋斷橋前,有高屏大橋斷橋事件,颱風災情1年比1年嚴重,當時沒有所謂的地球暖化、世界末日議題。2006年因為要參加台北文學年金獎,開始構思「記憶之都」,以世界末日議題出發,這篇長篇小說2007年底完成,2008年出版。

「記憶之都」描述男主角在墾丁海邊拾獲「未來的自己」的記憶晶片,得知台北城於2053年被淹沒,在淹沒前,政府成立「國家記憶中心」,在部分市民腦裡植入台北城的重建資料,以為後來的人能夠重建;故事裡也有政府進行類似「方舟號」的保護計畫。

郭漢辰已開始在構思下一部小說的情節,也是有關世界末日的議題,他說「末日」是小至個人、大至國家都要思考的問題,他比較在意的是如何去面對和因應。

目前就讀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的郭漢辰說,本土作家的作品多在歷史的軸裡打轉,很少在空間、未來的情節裡著墨的,他對「未來」議題有興趣。

「記憶之都」曾獲台北文學年金獎,去年還赴法蘭克福參加書展。45歲的郭漢辰還曾出版詩集「地球每天帶著一點遺憾在轉動」、短篇小說集「封城之日」、散文集「和大山大海說話」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