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安芷嫻、陳亦偉台北13日電)法務部政務次長黃世銘今天獲立法院同意,將任檢察總長,他也訂下任內前 2年結清現有特偵組大案的目標。如何兼顧司法改革與辦案符合多數民眾期待,是黃世銘最大的壓力。
前檢察總長陳聰明任內因多次被人質疑政商關係複雜、與案件當事人宴飲,導致被監察院彈劾,最終請辭下台。黃世銘鮮少應酬、私交單純、喜歡打慢速壘球,與陳聰明形成強烈對比。
黃世銘擔任嘉義、桃園地檢署檢察長任內,嚴厲查賄及肅貪,外傳當時讓政府高層對他頗「感冒」;但也因此讓當時身為法務部長的總統馬英九對他印象深刻。
民國90年 4月,黃世銘卸下僅10個月任期的台北地檢署檢察長,轉任最高檢察署檢察官。他月前赴立法院接受檢察總長人事審查時公開坦言,當初是因上級硬要他起訴拉法葉軍購案、他卻始終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導致去職。可看出黃世銘辦案直率的個性。
在最高檢察署被「冰」了7年,黃世銘97年5月中旬,由當時確定出任法務部長的王清峰與幾名法界耆老力勸下,出任法務部政務次長,成為非司法體系出身的王清峰不可或缺的左右手;協助政府推動成立中央廉政委員會、訂立公務員倫理規範、制訂財產來源不明罪等一系列改革。
檢察官團體在民國93、95年 2度辦理調查,黃世銘都是基層心中第 1名的檢察總長人選,但當時均未獲總統拔擢。如今黃世銘將出任檢察總長,擺在他眼前的難題,卻是首長特別費案速結壓力、三一九案重啟調查等,個個宛若沸鼎,稍不注意,隨時可能被燙傷。
黃世銘正面評價高,此時出任總長,勢必背負外界空前期待,也因此他的壓力也空前。
黃世銘短期內必須拿出績效,將部分延宕已久的重案偵結、取得社會多數信服。換言之,他要打破的是檢方辦案予外界「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的負面印象,重拾司法威信;這在當前台灣社會,可說近乎「不可能任務」。
反之,黃世銘若短期內沒有顯著給外界耳目一新之感,就很難不招致社會期待落空下的反彈。相信此刻的壓力,黃世銘點滴在心,各界也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