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12日訊】編者按:有人說,伊朗危機在全球布下了一盤棋,伊朗不過是台面上的棋子,而博弈雙方的棋手則是美國和中國,在解決伊朗危機中,中國的態度舉足輕重,伊朗核問題成為中國外交上的一張大牌,如何拿捏以換取最大利益,十分微妙。
三月三十一日,國際社會在等待多日之後,收到了中國送來的復活節禮物:中國表示願意坐下來參與聯合國對伊朗制裁具體措施的討論。目前,美、法、英、德、俄、中六國都同意推動對伊朗的新一輪制裁。儘管各方在過去幾輪制裁討論中,常常要花費兩到四個月才能達成一致,但三月三十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法國總統薩科齊在白宮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表示,他希望數周內對伊朗實施新的制裁,並在這個春季完成此事。
毫無疑問,為促成此事,美國花費了大力氣。四月一日中國外交部證實,國家主席胡錦濤將參加四月十二日由奧巴馬在華盛頓主持的第二輪核子安全高峰會。此前外界普遍認為胡不會出席,因為美中關係在經歷美國對台售武和奧巴馬會見達賴喇嘛、谷歌事件和人民幣升值等事件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如今胡的應訪,表明兩國劍拔弩張的氣氛已漸緩和。《紐約時報》預測說,美國財政部預定四月十五日發佈的半年度外匯報告中,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的可能性已經降低。
美伊結怨 伊朗已成為「核國家」
新一輪的伊朗核危機源於伊斯蘭革命勝利三十一週年紀念日。二月九日在伊朗一年一度的「十日黎明」慶典中,伊朗總統宣佈伊朗已經成為「核國家」,其鈾濃縮廠已能將純度5%的鈾提升為20%的濃縮鈾。
二零零九年十月,伊朗曾答應國際原子能機構,在當年年底前將低純度濃縮鈾運往俄羅斯進一步提純,再轉由法國幫他生產用於和平使用核電站的核燃料棒,也就是說,伊朗公然違背國際協議自己提煉鈾了。三月下旬,伊朗還宣佈將在一年內著手新建兩座鈾濃縮工廠。面對伊朗的公然挑釁,美國等西方國家不得不尋求進一步的制裁。
伊朗與國際社會的恩怨由來已久。伊朗古稱波斯,波斯帝國和波斯文明在世界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西元前四百八十年波斯與希臘的戰爭,被西方學者認為是世界歷史上首次的東西方衝突。近代伊朗成為獨立國家之後,一直是英德美蘇等大國勢力角逐的舞台。一九四一年二戰時期,英國、蘇聯、美國分期進入伊朗,伊朗成為反法西斯陣營重要的物質轉運站,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同盟國召開「德黑蘭會議」,也彰顯出伊朗地緣政治的重要性。
戰後美國支持巴列維國王上台,巴列維按照西方模式來推行「白色革命」,如進行土地改革,給予婦女選舉權,森林河流歸為國有,限制宗教勢力,並允許工人分紅等一系列現代化建設,這使伊朗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但同時也導致了貧富懸殊與傳統文化的式微,巴列維王朝還允許美軍人員享有司法豁免權等。
這些改革措施遭到伊朗最高精神領袖霍梅尼的竭力反對,他常對民眾說:「我們面臨的所有問題都是美國和以色列造成的!」一九六四年,巴列維將霍梅尼驅逐出境,一九七九年二月一日,霍梅尼在流亡十五年後從法國回到伊朗,宣佈成立伊斯蘭臨時革命政府。二月十一日,霍梅尼正式接管伊朗政權,巴列維王朝滅亡。
這十天變化之後,伊朗由追求民主自由的現代化,重新回到政教合一的原教旨的天下,仇視西方成了伊朗的主流。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四日,伊朗學生佔領美國駐德黑蘭使館,扣留五十二名美國人質,長達四百四十四天。美伊由此結下很深的宿怨。
與多國為敵 伊朗強硬多事
伊朗雖然是中東的波斯灣國家,卻不是阿拉伯國家,波斯人與阿拉伯人之間也有宿怨,在伊斯蘭教內部,伊朗又屬於少數的什葉派,大部分阿拉伯國家都反對伊朗。一九八零年由於兩國邊境爭端,伊拉克還與伊朗展開了為期八年的第一次海灣戰爭。
在對待以色列問題上,伊朗公開揚言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這對於信仰基督教,並相信「能看到以色列復國的人,就有可能看到耶穌重回人間進行大審判」的歐美主流人士來說,無疑是價值觀上最嚴重的挑戰。以色列也早就放話,要在伊朗擁有核武器之前就摧毀其相關設施。
核危機下的各國博弈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令西方頭疼的伊朗核危機,最初卻來源於西方。雖然國際社會普遍公認,伊朗要將20%的濃縮鈾提煉成能夠生產核武器的90%的高純度,還有幾十年漫長的路要走,但這種勢態必須加以遏制。伊朗作為石油儲備、生產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別位於世界第三位、第四位和第二位的產油大國,其強烈反美的態度,也反襯出今日西方對其重視的程度。
如今圍繞伊朗核問題各國展開了博弈。同樣不屬於阿拉伯世界的土耳其,作為北約成員國卻反對制裁伊朗,中東的地緣政治比人們預想的更為複雜。原先俄羅斯一直反對制裁伊朗,而且是伊朗的原子能開發主要合作者、主要軍備提供者,雙方經貿關係亦密切,但近來俄高層多次公開表態,贊成制裁伊朗。英法德等西方國家,由於價值觀和社會制度等原因,一直站在美國一邊,積極支持防止核擴散。
雖然德黑蘭領導人堅持認為其濃縮鈾將用於和平目的,但調查者顯示,伊朗核工廠不多的幾台離心機不可能用於商業目的,但足以用來製造核彈。四月一日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去年在沙烏地阿拉伯朝聖後失蹤的伊朗核科學家薩哈朗.阿米利,目前已叛逃定居美國,並供職於美國中情局。阿米利收集的情報無疑增加了國際社會對伊朗企圖發展核武器野心的擔憂。
中美博弈下的中共利益外交
在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剩下的就看中國的態度了。有人說,伊朗危機在全球布下了一盤棋,伊朗不過是台面上的棋子,而博弈雙方的棋手則是美國和中國,在解決伊朗危機中,中國的態度舉足輕重。與此相對應的是,伊朗核問題也成了中國外交上的一張大牌,如何拿捏以換取最大利益,確實十分微妙。
中國和伊朗的關係自一九七九年以來,從淡如水的交往,到今天超過歐盟,成為伊朗最大的貿易夥伴。由於中國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兩國越走越近。現在伊朗每年向中國出口二千七百萬噸原油,成為中國的第三大能源供應國,中國13%的石油來自伊朗。經濟上的依賴,加上政治上的聯盟,特別是近來美國對中國的強硬態度,令中共拉攏伊朗、制衡美國的心日漸強烈。
美國作為「世界警察」,保證人類不在核武器的浩劫中毀滅,保證各地區的局勢基本穩定,這是美國必須要操心的,當然,從美國的本國利益來看,保證其石油供應以及美國在中東的領導地位,也是美國制裁伊朗的原因之一。
有消息說,為了儘快制裁伊朗,美國刪除了決議草案中較為嚴厲的制裁措施,如取消了「限制伊朗接觸國際銀行及資本市場」,「在伊朗國營空運和海運航線上關閉國際空域和公海」等。
在伊朗繼續玩「貓和老鼠」遊戲時,原以為最多只會在安理會投棄權票的中國,目前表態要支持制裁。有分析指出,這主要是中國為了緩解人民幣升值所做的交換條件。為了延後外匯管制的放鬆,不讓人民幣升值危及中國脆弱的經濟,哪怕犧牲小兄弟,也是強盜大哥在所不惜的。◇
本文轉自第167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