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釋迦牟尼佛住在瞻波城恆伽池邊,正好當地僧團裡有一位比丘(比丘也就是佛教中的男性出家人,僧人之意),他犯了過錯,違背了佛教戒律,被其他比丘發覺了,於是大家都起來指責他。
可是,那位犯錯的比丘,面對大家的指責,要麼是找借口搪塞,要不就是顧左右言他的逃避,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不但如此,而且還對來責問的比丘怒目相向。
釋迦牟尼佛知道了,就告訴比丘們說:「比丘們,將這個人驅離!為什麼要忍受這位異類對大家的傷害呢?比丘們,當他的真面目還沒被發覺時,大家會認為他是個好比丘,然而,一旦大家發覺他是團體中的敗類時,就應當趕他離開。為什麼應當趕他離開呢?是為了不要讓其他真正的好比丘,被他污染的緣故」。
類似的事情,還發生過一次,時間是在一個月圓之夜,地點則同樣是在瞻波城恆伽池邊。
這天入夜之後,比丘們依照往例,都圍坐在釋迦牟尼佛的四周,準備進行每半個月一次的,由釋迦牟尼佛主持的波羅提木叉的布薩。
「波羅提木叉」是個梵語音譯詞,梵語原意為「善法的根本依止處」,引申為釋迦牟尼佛所制訂的佛教戒律。「布薩」也同樣是一個梵語音譯詞,本為淨化自心的意思。布薩的舉行:一方面是為信眾們受持佛教戒律,使他(她)們住於清淨之戒行,過著清心寡慾的生活;一方面比丘們念誦佛教戒律,一一對照佛教戒律,嚴格的檢查自己是否有違背佛教戒律的地方,若發現有則要當眾坦白,當眾懺悔,當眾檢討,從而收到使僧眾能自新,僧團能純潔,釋迦牟尼佛的佛法能在世間儘可能長住不壞的效果。布薩是每一位僧眾都必須參加的,而且按規定在布薩開始前,與會者若已發覺自己犯了戒,則必須先依戒律當眾懺悔。
可是,這一回很不尋常,大家圍在釋迦牟尼佛四周端坐等待,時間一直在流逝,初夜時分過去了,釋迦牟尼佛仍然保持沉默,沒有要開始布薩的意思。於是,作為釋迦牟尼佛大弟子之一的阿難便站了起來,恭敬的走到釋迦牟尼佛面前,虔誠的合掌向師父請求開始布薩,然而,釋迦牟尼佛卻沒有回答;阿難只好默默的回座,大家依然安靜的端坐著,中夜將過去了,釋迦牟尼佛還是不開口,阿難再度起來恭敬的向師父請求開始布薩,可釋迦牟尼佛依然沒有回答;阿難只好又默默的回座,大家還是依然安靜的端坐著,整夜都將過去了,破曉時分已近,釋迦牟尼佛還是沉默著。阿難第三次起身恭敬的向釋迦牟尼佛請求開始布薩。
這時,釋迦牟尼佛說話了:「阿難!大眾中有一位犯戒比丘,還沒懺悔」。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便以他心通的神通,觀察在座的每一位,發現了那位犯戒比丘,就走到那位比丘身邊,對他說:起來,學友,去見世尊,你不可以再和比丘們共住!可那位犯戒比丘竟然沉默不語,依舊坐在原位,沒有起來的意思。目犍連就這樣催了他三次,可他依然如故。目犍連只好強行將他從座位拉起,架出門外,關門上閂,然後回來向佛陀報告,並請求釋迦牟尼佛開始布薩。
釋迦牟尼佛對目犍連所做的處置,表示了嘉許,並告訴大家說:「比丘們!從今以後,由你們自己舉行布薩,自行誦波羅提木叉吧!我不再參加布薩了。因為如來若在雜有不清淨成員的集會群中,教說波羅提木叉,論機緣論場合,都是不適當的」。
讀了這兩則歷史記載,我想,一個修煉人犯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錯後不願當眾懺悔,就像故事中被驅離的比丘,並不是因為犯戒而被趕走,恰恰是因為不願意公開坦承自己的錯誤,逃避當眾懺悔,才使的他被趕出來。由此可見:佛法修煉真是太嚴肅了,來不得一丁點的含糊。一旦修煉人做出了違背修煉人基本原則或戒律的事,就一定要當眾坦白並懺悔出來。
(資料來源:《增支部第八集第一○經》、《中阿含第一二二瞻波經》)
──轉自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