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謝文華/台北報導〕台灣新生兒男女性別比近五年持續維持在一○八、一○九(即男嬰一○八、一○九名,女嬰一百名 ),遠高於聯合國建議的「正常生物值」一○五至一○六,婦團質疑人為介入的性別篩選是主因。
婦團質疑:性別篩選是主因
台灣婦全會秘書長何碧珍指出,2004年,台灣新生兒性別比「一一○.七」,即女嬰一百名、男嬰一一○.七名,與南韓並列第一,高於實施「一胎化」的中國,更遠高於聯合國建議的「正常生物值」一○五至一○六,○八年也還是全球第三。她說,○四年第一胎性比例一○八.七、第二胎一○九.四、第三胎一二二.六、第四胎一三四.一、第五胎一二二.八。
何碧珍直指,第四胎男性比例,比第一胎多出一.五倍!更印證「人為介入」性別篩選的痕跡。
內政部統計,一九五五年至一九八六年,新生兒性比例大都在聯合國建議值內,一九八七年首度達到「一○八」,一九九○至九二年,及二○○三、○四年都在「一一○」間,○四年逼近一一一,是近五十四年來性比例最高峰。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黃長玲研究,胎次增加,性比例增高,亞洲國家如南韓、台灣都有雷同現象。少子化、養不起或「生子情結」等原因,都促使婦女懷到第二、三、四胎後,知道是女不是男,更直截了當地「不要了!」
黃長玲說,近年南韓政府禁止婦產科醫師告訴孕婦嬰兒性別,性比例逐年遞減,已遠離世界前三之列。
遠高於聯合國建議正常值
何碧珍估算,台灣一年約二十萬名新生兒,如果性比例為一一○,等於女嬰比男嬰少兩萬,十年下來,女孩比男孩少二十萬,一百年後女生就少兩百萬。她疾呼,性比例失衡將導致生育率急速下滑、老人乏人照料、男人討不到老婆,衍生的社會災難,將比天災人禍更嚴重。
「沒有了女人,男人怎麼辦?」台灣前副總統呂秀蓮認為台灣男人最該擔心這問題。
呂秀蓮直指,當女人數量變少,職場表現又越來越好,未來女人將有充分條件自主生活,男人恐孤獨終老。政府過去只重視「少子化」,未稱「少子女化」,忽略女嬰驟減惡化,盼政府及早因應,也呼籲社會揚棄性別決定生育意向的框架。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