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依據台灣經濟部公布的「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業別項目」,採取的是正面表列方式,製造業方面共開放六十四項、服務業方面共開放一百一十七項、非承攬的公共建設則開放十一項。然而,台灣政府對於中資一直有興趣的第一類電信事業以及面板、晶圓廠等部分,則是擔心個資及技術外洩,因此尚未開放。
台灣政府雖開放中資投資包括民航站、港埠、國際會議中心、展覽館等的公共建設,但卻限定中資持股比率須低於五十%,並不得超過台灣股東的持股比率,加上政府限制中資公司直接競標承攬公共建設,因此中資要在台興建公共建設,限制重重。
依據「大陸地區人民來台投資許可辦法」規定,中資的投資人若為中國軍方或是具有軍事目的的企業,應限制來台投資。若中資的投資項目是對「政治、社會、文化上具有敏感性或影響國家安全」,也應禁止其投資。
台灣立法院法制局去年7月曾完成「開放陸資來台問題之研議」研究報告,內容建議,兩岸條例應明確禁止中資投資具敏感性、影響國安、獨占性、壟斷性或對台灣國內經濟、金融有不良影響等項目,並應授權研訂「產業關鍵技術門檻」、「商業機密保護措施」,落實對台灣產業技術、機密的保護。
另外,為防中國脅迫台商返台當人頭,規避中資審查,法制局亦建議政府應參考南韓的「真名原則」,研訂「人頭取締」相關措施,同時建立中資流向監視機制。法制局強調,兩岸條例應增訂「撤資防備」,政府可基於台灣國安或因應不尋常撤資,得徵用或收購中資所投資事業。
開放中資 服務業件數最多
自去年6月30日馬政府開放中資來台投資後,截至今年1月底止,共累積三十三件、約二十一.九七億元的投資金額,其中又以來台投資服務業的件數最多,其餘像是民用航空運輸業、資訊軟體服務、產品設計、研發、批發、零售等。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