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印章 凸顯法國書市台灣書籍
【大紀元3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29日專電)法國書市中台灣文學書籍散見不同出版社,其中有一共同特色,書上蓋有「台灣文學」印章,擔任策劃的兩位教授安必諾和何碧玉推廣標示中文(台灣),凸顯法文版的台灣書籍。
何碧玉指出,一般法國讀者不知道台灣在哪裡,對台灣沒有概念,在書上特別標記出來,有助法國讀者注意並認識台灣。
安必諾表示,在文學界行之有年,標記創作作家所使用的語言出處,如「英文(美國)」、「英文(澳洲)」或「西班牙文(墨西哥)」等等。台灣作家使用的中文創作有其風格,在譯本上標記「中文(台灣)」,可讓讀者清楚辨識,另一方面也是援引其他翻譯著作的作法。
分別任教波爾多第三大學和巴黎東方語文學院,安必諾(Angel Pino)和何碧玉(Isabelle Rabut)策劃,並參與翻譯的台灣文學系列自2000年起已出版8本法文譯本,內容涵蓋小說、散文、詩集。
把台灣作家特別做區隔,兩位教授為此系列書籍設計一枚四方印章,在書封或書背上印上四方形「台灣文學」印章。
這一系列法文版台灣文學書籍已出版陳映真、黃春明、李昂、楊牧、張大春、黃國峻等人著作專書,朱西寧、朱天文、朱天心朱氏選輯,輯譯的當代文學收錄包括張系國、蘇偉貞、黃凡、黃錦樹、田雅各等人作品。
曾到中國學習中文的何碧玉指出,比起中國當代作家的經歷,兩大軸線便可講完:一是文化大革命、另一是經濟快速發展。台灣的歷史令人訝異,史詩般近代史充滿許多悲劇事件,一點也不平凡。
她說:「第一次編輯台灣當代文學時,我遇到很多困難,需要做許多歷史背景加註。」何碧玉和安必諾兩人聯手在2001年輯譯的台灣當代文選以「想我眷村兄弟們」為題,選進的作者涵蓋台灣省籍、大陸省籍第2代、出生東南亞及原住民作家等等。
何碧玉表示,在台灣文學作品裡,充滿痛苦、悲劇、鄉愁,或是原住民變為少數、極力求生存等歷史。回顧過往史詩般的歷史,有其文學浪漫性。
何碧玉又說,台灣作家處理的主題對法國讀者來說可能「異國風情」不足,事實上,台灣作家書寫質地高,以朱天文為例,她對現代大都市的描繪功力傑出,讀者可在她的作品裡感受到台北的炎熱、氣氛、及生活在都市中的感受。在楊牧的詩作裡也可令人感受到台灣,尤其在描寫植物的部分。
為了讓讀者容易挑選,對特定作者產生興趣,安必諾和何碧玉選擇朱天文和朱天心,正著手翻譯朱天文「荒人手記」和朱天心「古都」,法文版權洽談中。
兩位教授更大膽的計畫是翻譯作家舞鶴的「餘生」,這個以霧社事件為故事背景的長篇小說,全書不分段落、沒有標點符號,預計2011年出版法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