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的律與韻不是古詩本身的特點,而是漢語及文字的抑、揚、頓、挫的規律在古詩體裁上的自然體現。自然、無為是古詩的特性,其實也是中華神傳文化之共性,而古詩最能體現傳統文化半神文化的特點。
古詩的意境和韻味,往往最為人所津津樂道。意境好理解,就是詩意中表現出來的境界,韻味之「味」又是什麼呢?比如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代表作《登鸛雀樓 》: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
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
前兩句寫實意境好,後兩句韻味強。「欲窮千里目, 更上一層樓。」講出來了個一個真理,這個真理在不同的更高空間都有體現,就像一扇門一樣。我們看花的時候,能聞到看不到摸不著的香味,香味是一種物質,這個韻味之味也是一種物質,對應著更廣的境界、更高空間。
蘇東坡的《體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南宋詩人陸游的《遊山西村》中的名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等。在清靜無為的狀態中寫真寫實,在無我的狀態中明理。越真越平淡,越平淡音律越美、自然押韻天衣無縫,對應的內涵越深、餘韻裊裊。
中國古代是詩的國度,分兩類:一是「臨境感歎、戀物傷情」類。比如:詠志類及為國、家、戀情而發的感慨、感受。特點是把自己侷限在眼見為實的景物中、在情感的感受中體現個人人生境界、志向的高低,所謂以詩寄情、歌以詠志,寫的是虛我,發的是妄念;而更高境界的詩往往是在超越景物之本身,達到類似修煉人「身在紅塵,意在方外」的狀態中寫出來的。在無為的狀態中,在事物表面的常態、常識、常理中自然體現了事物的本質及神韻,這也是「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吧。
詩的水平和作者的境界是相輔相成的。詩的境界越高,水平越高;境界水平越高,越平淡、簡潔:於平白中現真境,在平常中見真性。而境界是重德修心修出來的。
如果說自然、無為是古詩的特性,是中華神傳文化之共性;那麼,重德修心則是古詩及中華神傳文化的根本。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