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魏怡嘉、鍾麗華/台北報導〕台灣政府開放中國血漿、血清進到台灣,台灣血液基金會表示:「很驚訝!事前都沒有聽說。」
事實上,台灣每年的血漿都有餘裕量,甚至在台灣衛生署「國血、國用」政策主導下,每年約有二萬公升的國人血漿運到澳洲去做成生物製劑,再運回國內,供國人醫療使用,台灣自己的血漿應已足夠國人使用。
台灣血液基金會執行長林素娟說,台灣民眾一年的捐血量有二百萬單位、一單位是二百五十西西(即五億西西 ),供應一直不是問題,本來一年還運四萬公升的國人血漿,到合作的澳洲廠商製成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第八凝血因子及第九凝血因子等四種生物製劑,再運回國內,供民眾醫療使用;但因為白蛋白只能供應國內五%的市場,第八凝血因子及第九凝血因子很少被使用,四種生物製劑間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導致製造成本偏高,後來才降為二萬公升。
台北榮總輸血醫學科主任邱宗傑表示,血漿、血清做成的生物製劑或多或少都仍存在一些感染風險,但現有的核酸生物分子檢驗技術可以做到很微量的病毒檢測,再加上有一定的作業流程,安全性問題並不是很大;體外試劑的問題更小。不過,仍有基因工程合成的新生物製劑產品陸續研發出來,就是為了要做到零感染風險。
台大醫學院輸血醫學科主任羅仕錡指出,血液檢驗最嚴重就是「空窗期」的問題,先進國家的作法是,在兩、三個月後,抽第二次血,檢驗沒問題,確保血液安全,才會使用捐血者第一次捐出的血液,不過,連台灣都沒有這麼做,何況中國。
台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醫粧組副審查員邱巖之表示,目前台灣一年自國外進口的血漿及血清原料有一百公升,其大多來自德國,這些血漿、血清原料要進到台灣,進口的廠商必須是符合製造廠品質系統、也就是GMP的廠商,廠商要提出進口的血漿、血清是來自哪一個血庫證明,且要檢附愛滋病毒及B肝、C肝、A肝的檢驗報告;廠商要對進口原料負起管控及追蹤的責任,衛生單位每一年到三年會不定期進行稽查。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