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芩採訪報導)神韻巡迴藝術團2010年在歐洲已經走過荷蘭、比利時、德國和瑞士等國家,藝術團的樂團指揮陳汝棠先生是第二次參加歐洲巡演,為此,大紀元記者採訪了陳汝棠先生。陳先生表示,歐洲的觀眾對藝術的欣賞水平比較高,因此觀眾發自內心的讚歎就給了他們很大的鼓舞。 就陳先生本人來講,對歐洲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雖然對歐洲的語言不通,但是「音樂沒有國界」,通過音樂可以和歐洲的觀眾溝通情感。
歐洲觀眾欣賞水平很高 他們發自內心的讚歎
記者:陳汝棠先生,您好!您這次又來到歐洲參加神韻巡迴演出有什麼感觸?
陳汝棠:歐洲是我原來就很嚮往的地方。我們搞音樂的,歐美音樂的故鄉就是歐洲。我們在音樂學院學習的時候都接觸了很多古典音樂。我很小的時候是拉二胡的,後來接觸了西方音樂,可以說西方音樂主要也就是歐洲音樂。所以對歐洲總是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到歐洲來巡迴演出,覺得歐洲觀眾的欣賞水平確實比較高,除了觀看臺上的舞蹈外,他們也很注意欣賞音樂,對於樂團的部份他們也比較關注,作為一個演奏者,總希望觀眾欣賞自己所表現的音樂。歐洲觀眾很喜歡我們樂團的音樂,我們當然是很高興。
記者:神韻藝術團樂團的演奏有什麼獨到之處嗎?
陳汝棠:有一點是觀眾預想不到的,就是我們是中西樂器合璧的樂團,既有中國的民族樂器,又有西洋的樂器,管弦樂,這是我們樂團很大的一個特點。我們的民族樂器可以奏出很地道的、很豐富的中國民族音樂,他又往往處於領奏的這樣一個地位,經常有很多的獨奏部份,再加上管弦樂的烘托,這樣結合起來,觀眾非常喜歡。
我們在美國,美國也有很多人是歐洲去的了,有些是第二代了,他們也都很喜歡我們的音樂。我們到歐洲來,雖然剛演了幾場,就發現歐洲觀眾很喜歡我們的音樂。
記者:您覺得歐洲的觀眾有什麼特點?
陳汝棠:歐洲的觀眾很熱情,他們熱情的方式跟美國觀眾有所不同。美國觀眾一般就是直接很熱情的鼓掌啊、叫好啊。歐洲的觀眾也是很讚賞的鼓掌,但前幾天在法蘭克福的第二場演出時我發現也有主流社會觀眾的叫好聲,那不是年輕人打口哨的叫喊聲,而是那種真的發自內心的讚歎,我謝幕的時候也能看見他們的表情。這樣我們也得到了鼓舞,我們很有信心,因為我們是真正受到歐洲主流社會的歡迎。當然我們來之前就是很有信心,但具體經歷了幾個國家的演出之後,有了這樣的感受,我們就更有信心。
從音樂的意義上來講 對歐洲感覺很親切
記者:歐洲對您自己來說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陳汝棠:應該說還是從音樂上的意義,基於我對歐洲音樂的喜歡。我過去是拉大提琴的,進入音樂附中之後學拉大提琴,演奏了很多古典的大提琴曲子。然後我又搞了幾十年的交響樂,演奏了上百首交響曲,對於歐洲不同時期和風格的作曲家都很瞭解,很熟悉,當然我指的是那些比較傳統的作品。很多交響曲我現在還都背得下來。所以從我自己這個專業的角度,我對歐洲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
我對歐洲的語言不通,但正如很多音樂家說的,「音樂沒有國界」。通過音樂可以溝通人們的情感。
用純善純美的藝術 使歐洲領略真正的中華傳統文化
記者:那您認為神韻要給歐洲人帶來些什麼呢?
陳汝棠:神韻藝術團的宗旨就是恢復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把這個傳統文化再帶到世界各地去。這個傳統文化其實是神傳文化,是最寶貴的東西。現在在中國國內傳統文化遭到中共的破壞,我們覺得簡直是太可惜了。
在不同程度上,歐洲的觀眾很喜歡接觸不同的文化,尤其對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他們會有比較大的興趣。世界上不同的國家和民族,他們祖先那個年代同中國之間還有一些溝通,他們對中國這種傳統文化也是有興趣的,起碼是很樂意欣賞和瞭解的。有些人甚至想深入地去研究。
我們就用純善純美的舞蹈和音樂來使他們領略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有些觀眾說:「我們通過這台節目好像看到另外一個中國,一個真正的中國。」我們表演是很地道的東西,有很多國內出來的觀眾也說:「噢——這才是我們中國真正的傳統文化。」我們願意把這樣真正好的東西、對人有益的東西、對人身心健康絕對有很大好處的東西奉獻給歐洲觀眾。我想我們會在演出時,在演員和觀眾的互動當中會感受到這種思想的交流、藝術的交流,這也是一種很愉快的事情。
記者:您的年紀也不輕了,您和其他演員們每天這樣奔波,覺得辛不辛苦?
陳汝棠:其實工作忙碌是一定的,但我身體非常好,勞累就顯得無所謂了。比如我們有時候一天忙了十幾個鐘頭,上午排練,下午演出一場,晚上還有一場,這種情況會經常遇到,第二天又是新的一天,我睡上幾個鐘頭,精神又恢復得非常好,所以也非常習慣了。
記者:謝謝您,陳先生。
陳汝棠:不客氣。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