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職場大補帖

經濟學的100個妙聽聞(5)

比較優勢

比一比,自己的優勢在哪裡

◎妙聽聞

物理學家楊振寧曾在芝加哥大學做實驗物理的研究,然而他的研究工作並不太順利。雖然師長對他的見識非常欣賞,但缺乏動手做的能力成了楊振寧的死穴。他自幼便是左利者,好不容易才被母親糾正過來。

關於他的笨手笨腳有個笑話:楊振寧小時候曾用泥捏了一隻雞,拿給父母看,楊武之夫婦為了鼓勵他,誇獎說:「這個藕做得真不錯哦!」而在芝加哥大學,「哪裡有爆炸,哪裡就有楊振寧」的笑話,更是一直流傳至今。後來,在導師特勒的建議下,他轉攻理論物理學。

一九五七年,因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最終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對楊振寧而言,實驗物理並不是他的強項,研究理論物理才具有比較優勢。楊振寧充分發揮自己的比較優勢,才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經濟學這麼說

比較優勢(comparative advantage)的意思是說,生產一種物品機會成本較少的生產者在生產這種物品中有比較優勢。在經濟學上,比較優勢主要是用來衡量兩個生產者的機會成本。

除非兩個人有相同的機會成本,否則一個人就會在一種物品上有比較優勢,而另一個人將在另一種物品上有比較優勢。

只要兩個人有不同的機會成本,每個人都可以通過以低於自己生產時的機會成本的價格得到一種物品,而從貿易中獲益。這些利益的產生,是由於每個人集中於他機會成本低的活動。

機會成本和比較優勢的差別產生了交易(交換)的好處。每個人都知道,如果一件東西在購買時付出的代價比自己獨自生產時的費用小,就不要自己獨自生產。例如:裁縫不想製作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購買。鞋匠不想製作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縫製作。

他們都感到,為了自身的利益,應當把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在比鄰人處於某種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勞動生產物的一部分或同樣的東西,即其一部分的價格,購買他們所需的其他任何物品。

正是各生產單位對資源的占有、分配和利用等情況的差別,造成比較優勢的產生,而比較優勢的差別則直接導致社會分工和貿易的產生。

這種專業化的結果是,當每個人都能夠專門地從事自己最擅長的事務時,生產就會變得更加有效率,從而整個社會可創造物質財富總量與其整體經濟利益便會有所增加。專業化所帶來的總產量增量,就是貿易的好處。那麼,貿易的進行,也就由此變得順理成章。

知識鏈結

絕對優勢(absolute advantage)當比較一個人、一個企業或一個國家與另一個人、企業或國家的生產力時,經濟學家用了絕對優勢這個術語。生

產者生產一種物品所需的投入量較少,就可以說生產者在生產這種物品中有絕對優勢。如甲加工一個零件需要八小時,乙需要十小時,那麼甲就占有絕對優勢。

先動優勢(first mover advantage) 在賽局中第一個採取行動的參與人所擁有的優勢。作為一個管理名詞,最早出現在一九八○年代初期,用來描述公司搶先進入新市場與成功之間的顯著關聯。

當時學者的研究側重於對基礎設施進行大量投資的公司是否可以在市場上生存得更好。@(待續)

摘編自 《一口氣讀懂經濟學:經濟學的100個關鍵詞》 臉譜出版社 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