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趙莫迦東京報導)居住在東京的張先生,在東京的某所學校裡從事日語和中文雙語教學工作。7日下午,匆匆忙忙來到東京五反田郵政會館音樂廳的張先生,只趕上了神韻晚會的下半場演出。從緊張的工作和生活瑣事中一頭扎進神韻藝術團演繹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走出會場的張先生形容這是一臺治癒人心的演出。
「作為中國人在海外看到這樣一臺節目真的是很激動、很興奮。我對舞蹈印象特別深,演員都非常年輕。這個藝術團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演員,又把中國傳統文化在全世界發揚和推廣,真的是讓我們中國人非常高興。我身邊的日本人也看懂了,一直在鼓掌。」
「很遺憾沒看完整,看完整感受就更深了。」錯失了上半場機會的張先生說,下半場的很多舞蹈節目給他留下很深的印象,尤其是第一個節目《白雲仙子》。
「白藍間的搭配非常美妙。感覺是在海面上,海鷗在低飛,又好像白雲在天上飛。舞臺近看遠看,遠近的三個視點都結合得很好。演員的排列分成3個層次,低中高,第一層像波浪,第二層像船,第三層像帆,我看著看著就有坐在船上的感覺,耳邊響起多瑙河之波的音樂。」
「這些舞蹈看起來很輕鬆、很自然,現代社會節奏很快,高度緊張,看這個舞蹈很舒坦很舒暢,怎麼形容呢,可以說能治癒人心吧。」
張先生尤其對神韻的舞蹈演員讚不絕口。「我坐在比較前面看得比較清楚。中間的一個演員跳得特別好。她的整體造型特別好,手、腰、腳結合得非常好,舞姿就像行雲流水似的,很有韻味。音樂最後停下來的那一瞬間,舞姿一下子定格,而且一直保持好不走樣。一個舞蹈能在舞臺上跳到自然得如行雲流水,收放自如,這個演員真是非常了不得。」
張先生說,曾幫助翻譯過舞臺製作的資料和劇本,加上自己的學生中就有一些在中國從事舞蹈工作的,所以偶爾也知道一些不同舞蹈的特徵。「在舞臺上看到的是一個大中華文化,古典文化的精髓。舞蹈有古典的,還有結合地域文化的舞蹈和少數民族的舞蹈。傣族的舞很好。有一些傳統舞蹈(中國古典舞)的節目中可以看到敦煌壁畫的舞姿。感覺像是看到了中國的盛唐時期。舞臺構造豐富而有氣勢,舞姿和敦煌壁畫很接近,演員的造型舞姿和步伐都配合得很嫻熟,能看出是下了一番苦功的。」
他說,除了舞蹈外,其他的節目也給他留下許多回味。
「二胡拉得特別好,很有特色,似綿綿細雨,感覺從中能聽到很多很多東西。好像讓人回想起過去和中國的歷史。舞臺和背景結合得很好,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相結合很有意義。」
他不停地讚嘆:「一個民間團體能做到這一步,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演員,而且推廣我們中國文化,真是非常了不得。不容易。以前也看過國內,包括臺灣來的舞蹈演出,但對神韻的印象更深刻。感覺神韻藝術團畢竟來自美國,帶來一些很獨特的表現方式,比如東西方不同風格的樂器搭配,報幕的形式幽默詼諧,還帶著很強的藝術形式,臺上臺下互動,不是單純的表演,和觀眾的互動非常融洽,感覺成為一體。」
張先生說這次是第一次看神韻,不過在看神韻前他就介紹了很多學生來看。「前兩天我就有一個學舞蹈的學生來看,說非常的好。我的學生中有很多是國內來的,我一直和他們以及和他們的家長說,神韻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是一種藝術的享受,文化的熏陶。」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