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飯時,電視上正報導臺灣松年大學的事。松年大學是由一些社會工作者聯手辦起的,專門為老年人服務,讓錯過美好青春的老人能夠在晚年得到補償。
我看著電視畫面上老人身著白裙跳芭蕾舞的照片,心裏很感動,社會就應該這樣對待老人。他們艱辛地付出,更為了子女放棄所有。到晚年,子女們已經事業有成,老人還不應該享受嗎?「松年」這名字取得好,鼓勵老人們老當益壯,像松樹一樣更加青翠。
想起高中同學小豔,她學習成績很好,高考也考得蠻不錯。報志願的時候,家裏人沒管,小豔就自己填報了某名牌大學的「社會工作」專業。她可能覺得那個專業學出來後,可以在社會上大有一番作為吧。
但是,事與願違。到了學校後,小豔才知道「社會工作」是出了名的冷門,不但學不到什麼有用的東西,畢業後工作也不好找,考研也沒有這個專業的碩士點(不知道現在,七八年前沒有)。聊天說起來,小豔經常抱怨走錯了路,太理想化了,吃虧的是自己。
大學畢業後,小豔還算幸運,在一所二類大學找到工作,專門負責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裏,學生最煩的就是這門課,老師完全根據主觀印象打分,那些會唱高調、會表現的學生自然成績就好。思想政治,說白了,和學生的真實能力沒有任何關係,完全是「黨中央」試圖控制年輕人的不成功的努力。
小豔工作幾年後,變了很多。她不做任何學術研究,天天忙著梳妝打扮,怎麼找個如意郎君。看她發到博客上一張張冷豔的藝術照,真納悶她所學的社會工作知識都能幹什麼。
同是社會工作,在臺灣就辦得有聲有色,給人帶來溫暖,為什麼在大陸就成了虛設甚至讓人作嘔呢?@*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