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琅琊陽都(今山東省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重要大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發明家。諸葛亮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諡為忠武侯,所以被稱為武侯、諸葛武侯,此外因其早年外號,也稱 “臥龍”或“伏龍”。
在《三國志》中對諸葛亮有如下評價:“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在《三國志》中亦附有陳壽在《諸葛亮集》中的序言。而《三國志注》中,裴松之亦引出袁子談論諸葛亮的功績。
忠誠于君主
建安十二年(西元207年),諸葛亮27歲時,劉備三顧茅廬,會見諸葛亮,問以統一天下大計,諸葛亮精闢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首先應奪取荊、益兩地,對內改良政治,對外聯合孫權,南撫夷越,西和諸戎,等待時機,兩路出兵北伐,從而統一全國的思想,這次談話即是著名的《隆中對》。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複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聯孫抗曹,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奪占荊州。建安十六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二十六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章武三年(西元223年)春,劉備在永安病危,召諸葛亮矚托後事說:“君才十倍于 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助,便給以輔助;若其不才,您可取而代之 。”諸葛亮忙哭道:“臣必竭心盡力相輔,效忠貞之節,死而後已。”後主即位。
蜀漢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建立丞相府以處理日常事務。 當時,全國的軍、政、財,事無大小,皆由諸葛亮決定,賞罰嚴明。對外與東吳聯盟,對內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建興五年(西元227年,上疏(即《出師表》)于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十二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軍中,將後事託付姜維,歸葬定軍山勉縣的武侯墓。
堰官之先河
《水經注江水》記載:“諸葛亮北征,以此堰為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 護之。有堰官”。---諸葛亮開了堰官之先河。這份政令內容之詳細令人歎為觀止 ,詳細到每年清淤工作的日期,掏挖深度,當年諸葛亮用於清淤維護的石尺規,直到 80年代才被原樣仿製的不銹鋼尺規替換 。而武侯立下的維護法規,直到21世紀初仍 被原樣執行。
藝術造詣
諸葛亮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書法藝術趨向成熟的時代。在他出生前四年,漢靈帝熹平六年(西元177年),首次把書刻文字稱作“書法”。這標誌著作為交流工具的“寫字”,與作為美學欣賞與實用相統一的“書法”,正式拉開了距離,並使後者逐步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藝術——書法藝術。這時漢隸已成為別具風格的主導字體,同時又始創了草書、行書和楷書,使篆、隸、草、行、楷五體基本齊備。
諸葛亮喜愛書法;在青少年時代就進行過刻苦的訓練,能寫多種字體,篆書、八分、草書都寫得很出色。虞荔《古鼎錄》記載:“諸葛亮殺王雙,還定軍山,鑄一鼎,埋于漢川,其文曰:定軍鼎。又作八陣鼎,沉永安水中,皆大篆書。”
“章武三年(西元223年)義作二鼎,一與魯王,文曰: ‘富貴昌,宜侯王。一與梁王,文曰:‘大吉祥,宜公王。’並古隸書,高三尺,皆武侯跡。”北宋時周越所著《古今法書苑》也記載:“蜀先主嘗作三鼎,皆武侯篆隸八分,極其工妙。”
諸葛亮精通音律,喜歡操琴吟唱,有很高的音樂修養。這方面在古籍中多有記述。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 “玄卒,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習鑿齒《襄陽耆舊記》:“襄陽有孔明故宅……宅西面山臨水,孔明常登之,鼓瑟為《梁父吟》,因名此山為樂山。”當然還有臥龍吟,真是千古絕唱,《中興書目》記載:“《琴經》一卷,諸葛亮撰述制琴之始及 七弦之音,十三徽取象之意。”謝希夷《琴論》也記有:“諸葛亮作《梁父吟》。” 《輿地志》記載:“定軍山武侯廟內有石琴一,拂之,聲甚清越,相傳武侯所遺。”
從以上記載就足以看出:諸葛亮在音樂方面有著很全面的修養和很鬲的藝術成就。他既長於聲樂——會吟唱;又長於器樂——善操琴;同時他還進行樂曲和歌詞的創作, 而且還會製作樂器——制七弦琴和石琴。不僅如此,他還寫有一部音樂理論專著—— 《琴經》。
另外,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構想,曾發明損益連弩(諸葛弩、元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推演兵法,作的八陣圖,直至唐代名將李靖仍十分推崇。
結語
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集忠、孝、義、謀於一身,可以說是公認的中國歷史上的智慧神的最傑出化身。歷代朝野都對諸葛亮有很高的評價,“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成了無數仁人志士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