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高照芬台北 6日電)台灣央行總裁彭淮南表示,金融監管制度未能與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創新同時並進發展,是造成這次金融危機的重要成因;他認為,那些影響深遠的主流總體經濟思維,應該重新檢討。
中央銀行出版「全球金融危機專輯」新書,彭淮南在序文中做以上表示。
彭淮南表示,2007年下半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引爆,擴大成為全球金融海嘯,重創各國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這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全球所面臨最嚴重的經濟衰退。
他表示,這兩次經濟衰退事件的背後,雖有不同的時代背景與面對問題的處理態度,卻有伴隨金融危機相互影響的共同特徵;金融危機的本質是金融不穩定,反映的是資產價格的大起大落。
彭淮南說,除了這兩次嚴重的金融危機外,國際間大大小小的金融危機未曾間斷。鑑往知來,更深層地思考如何預防危機再度發生,尤其是那些影響深遠的主流總體經濟思維,也應該重新檢討。
他指出,1920年代美國放任的自由主義,導致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結果帶來股市與房地產市場泡沫;泡沫破滅後,股市與房地產市場崩跌,銀行大量破產倒閉、信用緊縮、貨幣數量大幅萎縮,經濟衰退,失業率曾高達25%。
經濟大蕭條之後,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在1936年發表「就業、利息與貨幣的一般理論」一書,解釋了經濟大蕭條的總體經濟現象,提出以「有效需求理論」,作為政府解決失業與經濟衰退的理論基礎。
彭淮南說,強調政府角色的凱因斯學派,替管制經濟學提供了合理化的解釋,但之後政府財政的惡化、長期管制所帶來的扭曲,以及1970年代出現的停滯性通膨,以傅利曼(Milton Friedman)為首的貨幣學派理論受到重視。
貨幣學派認為,維持貨幣數量的合理成長是物價及經濟穩定的先決條件。這時期更確立了中央銀行應以穩定物價為目標的職責。
彭淮南說,1980年代以後,金融體系快速由管制轉變為市場導向,金融創新及科技進步雖扮演重要角色,與自由市場的思維有關。伴隨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的發展,不僅帶來各國金融業的欣欣向榮,也大幅提高國際資本移動。
1990年代,全球出現通膨穩定、產出波動減緩的榮景,自由化與全球化亦被視為是主要影響力量;但期間也引發多次的國際金融危機,1997至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更讓舉世震驚。
彭淮南表示,這次全球金融海嘯肆虐,造成危機的基本問題並未改變,金融監管制度未能與金融自由化及金融創新同時並進發展,仍然是造成金融危機的重要成因。
他認為,全球危機發生後,各國金融市場的快速傳染,以及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的相互影響,終於觸發蝴蝶效應,2007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帶來始料未及的嚴重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