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台穿越國界 醫療援助走出台灣一片天

【大紀元2月18日報導】台灣援外 友誼滿載系列(1)(中央社記者施馨堯台北18日電)醫療援助沒有國界,政治敏感度低,成為醫術卓越的台灣向世界叩門的利基之一。發自公民社會的力量結合政府,讓柔性的人道策略得以突破政治障礙。

談到台灣醫療援助的傲人功勳,不可不提「台灣路竹醫療和平會(路竹會)」。1995年牙醫師劉啟群號召一群熱心醫師,起初僅在國內偏遠山區義診。1999年應外交部之邀,到馬其頓科索夫難民營義診,開啟海外醫療援助之端。

成立16年以來,路竹會足跡遍及國內各偏遠部落與第三世界國家,包括馬其頓、印度、非洲查德、賴比瑞亞、中南美洲的玻利維亞都是路竹會耕耘的園地。他們自備器材,在南亞海嘯時甚至攜帶2600公斤醫療資源,深入叛軍佔領區。

此外,包括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台灣奧比斯基金會、伊甸基金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也都向海外伸出友愛的手,不論在緊急救難或長期駐點服務等成就,國際社會都有目共睹。

而由政府成立,以加強對外關係的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也透過定點長期醫療援助,或派遣機動「行動醫療團」執行國際醫療衛生計畫。行動醫療團提供平台,和37所醫療機構合作成立「國際衛生醫療合作策略聯盟」,邀集醫護人員組成前往友邦服務,為台灣醫界打開走向國際的一扇窗。

即使台灣的醫療外交在國際舞台闖出口碑,過去仍免不了來自中國大陸的阻力。國合會行動醫療團團長陳志福說,在非洲執行醫療援助10餘年,碰過很多類似狀況,但對他而言,這並不是無解難題。

他說,在醫療援助方面,中國的效率不及台灣,而且資源停留在台灣70年代條件,醫療團並不須擔心來自中國的打壓。

他說,在國際間只要牽涉人道援助,都受國際社會的擁抱與肯定,中國不致於明目張膽阻擋台灣;相對的,還有很多中國病患反倒投向台灣團隊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