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路 台新金總座林克孝沙韻之旅
【大紀元2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田裕斌台北16日電)「這段路以登山的標準來看,不是我走過最困難的,但無疑是其中最豐富的。甚至可以說這樣的探索深度與趣味,以及後續的種種發展,使我過去的登山都變成雪泥鴻爪、過眼雲煙。」
這段話來自於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一向以專業經理人角色現身的他,也有純真浪漫的一面,一趟「追尋沙韻」的旅程,讓他忍不住提筆記下這一段深切的感動。
一向西裝筆挺的林克孝,怎麼也不會讓人聯想到,會花4、5天的時間,拎著山刀,背著背包,深入群山,只為了找一條隱沒在荒煙蔓草之中的路。
這一切,都是來自於一首改編自日文歌「沙韻之鐘」的小調「夜光小夜曲」。
林克孝自幼就與「山」結下不解之緣,在父親的帶領下,他想成為一個有能力進入深山的人,國中,就寫信到雜誌社與作者討論登山問題;高中,創立登山社,大學,更辦了全台灣第一屆攀岩比賽。
不過,到了40歲之後,林克孝對於登山的心境有了很大的轉換,起源就來自於「沙韻之鐘」這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1938年,17歲的泰雅少女沙韻 (Sayion)幫一位日籍老師揹負行李,從深山的家鄉流興社走到南澳,就在快到終點的獨木橋上,她在滂沱大雨中失足落水,從此不見蹤影。
林克孝說,為了找到那條沙韻走過的日本警備道,他揹起背包,拿著日本時代測繪的老地圖,拎起一把山刀,砍進了這片埋著許多泰雅族舊部落的叢林。
在每周2、3天的旅程中,林克孝一步一腳印,在這片南澳山區走出一片屬於自己的「沙韻之路」,走近了泰雅族南澳群 (Klesan)領土,與山中熱情的原住民結為好友,令人意想不到,林克孝認識了沙韻姊姊的家人、後代,完整了這個故事的傳奇。
去年,林克孝決定把這段長達7年的追尋化為文字,以地點為綱,把自己當作是讀者的導遊。
他說:「泰雅的傳統與更多更廣的歷史留下他們能做到的。如果這本書能多讓一個人知道這些,也許有一天他們的努力能有更多的迴響,這個地球上居住在最北的南島民族小世界會被更珍惜。」
這本「找路」,不但寫下了林克孝靈魂撼動的過程,也為他在山中的傳奇留下了一頁註腳,他相信,除了宜蘭南澳,除了泰雅,還有太多山裡相同或不同的族群傳奇或遺址值得留下與追思,如果我們能連結起這些散落的努力,台灣的山裡,會是怎樣一部美麗的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