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不競爭 芬蘭教育核心價值
芬蘭教育的核心價值是平等,強調的是一種不競爭教育。
芬蘭人認為每個孩子的起點、學習能力不同,在不一樣的基礎上排名、競爭是不公平的,也沒有意義,而且分數不能代表學生的全部。芬蘭教育的目標是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人生」。
「讓學生花較多的時間演練解題,可能提高數理成績,但很難提升閱讀、寫作及思考能力,而且還可能會抑制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赫爾辛基Metropolia應用科技大學、Haaga-Hella大學、漢肯經濟學院的教授們都表達了同樣的觀點。
芬蘭學期短而假期長。學生沒有作業,芬蘭的父母從不送孩子去參加補習班,他們願意花時間與子女一起進行大量的閱讀,教導孩子自己發問、找答案。
一切都是為了學生 如此而已
赫爾辛基學校的校長說:「我們不會因為孩子的成績是最好的,而發獎學金給他。」「如果一個孩子的分數比別人低了一些,卻擁有其他人所沒有的合作能力、人緣等人格特質,老師會希望這位學生能得到實質的獎勵。」
在這樣的教育理念下,芬蘭人不會替學生、老師、學校評比排名,學校不追求升學率,不對老師施壓,學生也沒有升學壓力。
芬蘭中學生被「國際經濟合作發展組織」評價為整體表現全球第一。芬蘭教育是全球最均衡、學生成績落差最小的教育體制。芬蘭高等教育,幾乎每一屆世界經濟論壇都評為最佳。很多國家組團到芬蘭學習他們的教育經驗。
約瓦斯曲萊大學教育學院主管與院長表示,當他們知道芬蘭教育在國際評比中名列前茅時大吃一驚,因為他們壓根都沒想過去爭第一:「我們不過是盡己所能地去教導學生,一切都是為了學生,如此而已。」
自然學習法 興趣擺第一
芬蘭的教育主張,讓興趣成為永久的學習動力,讓學生獲得獨立自主的學習方式。比如在芬蘭的基礎游泳班上,先讓孩子們輕鬆的玩水,克服對水的恐懼。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不但學會游泳而且愛上游泳。在各種學科中,芬蘭都採取這種自然學習法,真正讓興趣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
芬蘭老師幾乎不批改作業,學生們會自己對照答案。老師也不會要家長在試卷上簽字,而是要求學生自己找出錯誤所在。老師會鼓勵學生和自己賽跑,當他們在某一科目中進步顯著時就得到獎勵。這些方法使得芬蘭學生從小就養成獨立自主的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孩子不太一樣也不放棄
一位台灣學者到芬蘭東部一所中學訪問,發現有個班級教室沒有學生,就詢問是怎麼回事。
這所中學的校長說,學生到花店、餐廳等不同商家實習了。他解釋,這班孩子不太一樣,他們比較坐不住,學習進度和別的學生不同,他們必須從務實方面去鼓勵,所以特別針對他們的興趣著手,製造更多讓他們喜歡上學的誘因。
校長口中「不太一樣」的學生,就是我們所謂的「落後生」。在芬蘭人的觀念中根本沒有「落後生」的想法。芬蘭教育和社會都不會放棄這些孩子,而是給予更多的愛心和耐心。
老師會根據學生個別差異量身制訂教學計畫,包括選擇書籍、課程等,以期使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國家的教育標準。老師甚至會主動替學生進行額外的免費補習。芬蘭人認為,如果不這樣做,是放棄這些學生,那麼失去了尊嚴的孩子很可能自暴自棄,甚至走向犯罪,屆時社會得付出更大的代價。
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做而不求、無為而治,這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教育理念以及哲學觀,如今卻在芬蘭得以發揚光大。自然資源匱乏的芬蘭,完全靠著這樣的教育成為最有競爭力的國家,同時也是政治清廉、自然環境好、幸福指數高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