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故宮國寶下鄉 佛像文物到嘉市
【大紀元12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市24日電)「欣賞故宮國寶,不必到台北。」由故宮博物院提供的50件珍貴佛像文物,今天起在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出。故宮博物院長周功鑫表示,希望藉由佛像特展,讓民眾更認識佛教文化。
這項「佛陀的故事─亞洲佛像之美」特展,由周功鑫、嘉義市長黃敏惠共同主持開幕典禮,兩人並寫下許願卡,掛在象徵佛陀悟道的菩提樹上。
特展由南華大學雅樂團演出「雙鼓楚商」、「望月婆羅門」等舞曲揭開序幕。其中,「望月婆羅門」是唐代的教坊樂曲,古樂配合敦煌舞演出,讓會場更顯得古色古香。
周功鑫表示,佛教是世界3 大宗教之一,也是亞洲的主流宗教,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陀)在古印度確有其人;大乘佛教從印度教向外傳時,已距佛陀涅盤500多年,因此早期的佛教是沒有佛像的。
她說,佛教一直到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以及貴霜王朝的迦膩色迦王時,才開始造佛像,但當時受希臘、羅馬文化影響很深,例如中亞的犍陀羅(Gandhara)佛像,擁有高鼻、深眼、卷髮、蓄鬍造型,簡直是希臘神像的翻版,風格迥異於如今的佛像。
周功鑫指出,這次的佛像特展,精選西元4 世紀至近代的50件佛教造像,以釋迦牟尼佛一生的行跡為主軸,希望讓民眾能從佛陀的一生中,了解佛教的「多佛世界」,進而對佛教藝術文化有全面的認識。
黃敏惠表示,這次佛像特展首度到嘉義市展出,讓市民可以感受到「原來故宮國寶,不是離我們那麼遠!」這50件國家寶物,有些有1000多年歷史,套句周功鑫的話,「有福氣的人,才能看得到!」
她指出,這次特展,展出佛經中提到的「32相、80種好」(佛陀顯而易見的特徵,稱為「相」,約略分為32種;細微難見,卻能使人生起喜樂之心的,就稱為「好」),可讓參觀者認識不同年代裡,佛像所展現出的不同特殊型態。
市府文化局表示,為了迎接民國100 年,「佛陀的故事─亞洲佛像之美」特展,自即日起至明年2 月27日止在市立博物院展出,免票參觀,歡迎民眾透過佛像特展,進一步認識平日經常接觸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