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文化(5): 孔子離世 春秋留名
【大紀元2010年12月01日訊】孔子用《詩》、《書》、《禮》、《樂》作教材教育弟子,就學的弟子大約在三千人,其中能精通禮、樂、射、御、數、術這六種技藝的有七十二人。在其它多方面受教卻沒有正式入籍的弟子就更多了。
孔子教育弟子有四個方面:學問、言行、忠恕、信義。他為弟子訂了四條禁律:不揣測、不武斷、不固執、不自以為是。他認為應當特別謹慎處理的是:齋戒、戰爭、 疾病。孔子很少談到利,如果談到,就與命運、仁德聯繫起來。他教育弟子的時候,不到他真正遇到困難,煩悶發急的時候,不去啟發開導他。
孔子在自己的鄉里,謙恭得像個不善言談的人。但他在宗廟祭祀和朝廷議政這些場合,卻能言善辯,言辭明晰而又通達,然而又很恭謹小心。上朝時,與上大夫交談, 態度和悅,中正自然;與下大夫交談,就顯得和樂安詳了。孔子進入國君的公門,低頭彎腰,恭敬謹慎,進門後急行而前,恭敬有禮。國君命他迎接賓客,容色莊 重
認真。國君召見他,不等待車駕備好,就動身起行。
魚不新鮮,肉有變味,或不按規矩切割,孔子不吃。席位不正則不就坐。在有喪事的人旁邊吃飯,從來沒有吃飽過。在一天內哭泣過,就不會再歌唱。看見穿孝服的人和盲人,即使是是個小孩,也必定改變面容以示同情。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又說:「不去修明道德,不去探求學業,聽到正直的道理又不前往學習,對缺點錯誤又不能改正,這些是我所憂慮的。」孔子請人唱歌,要是唱得好,就請人再唱一遍,然後自己也和唱起來。
子貢說:「老師在文獻方面的成績很顯著,我們是知道的。老師講論有關天道與人的命運的深微見解我們就不知道了。」顏淵感慨的長歎一聲說:「我越是仰慕老師的學問,越覺得它無比崇高; 越是鑽研探討,越覺得它堅實深厚。看見它是在前面,忽然間又在後面了。老師善於循序漸進的誘導人,用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用禮儀
來規範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已經竭盡了我的才力,我現在也好像有所建樹,但老師的學問卻依然高立在我的面前。雖然我也想追趕上去,但是不可能追得上。」
達巷這個地方的人說:「偉大啊孔子,他博學多才卻不專一名家。」孔子聽了這話之後說:「我要專於甚麼呢?是專於駕車?還是專於射箭?我看還是專於駕車吧。」子牢說:「老師曾說:『我沒有被世所用,所以才學會了這許多的技藝』。」
孔子說:「君子最擔憂的就是死後沒有留下好的名聲。我的主張不能實行,我用甚麼貢獻給社會留下好名呢?」於是就根據魯國的史書作了《春秋》,上起魯隱公元年 (前722),下止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共包括魯國十二個國君。以魯國為中心記述,尊奉周王室為正統,以殷商的事跡為借鑒,推而上承夏、商、周的傳 統,
文辭簡約而旨意廣博。吳、楚之國自稱為王的,在《春秋》中仍貶稱為子爵;晉文公與諸侯會盟,實際上是召周襄王入會的,而《春秋》中卻避諱說「周天子巡 狩來到到河陽」。依此類推,《春秋》就是用這一原則,來褒貶當時的各種事件。後世稱之為《春秋》筆法。
孔子任司寇審理訴訟案件時,文辭上有可與別人商量的時候,他從不獨自決斷。到了寫《春秋》時就不同了,應該寫的一定寫上去,應當刪的一定刪掉,就連子夏這些長於文字的弟子,一句話也不能給他增刪。孔子說:「後人瞭解我將因為《春秋》,後人怪罪我也將因為《春秋》。」
後來孔子生病了,子貢請求看望他。孔子正拄著枴杖在門口悠閒散步,說:「你為甚麼來得這樣遲啊?」孔子於是就歎息,隨即唱道:「泰山要倒 了!樑柱要斷了,哲人要死了!」他邊唱邊流下了眼淚, 對子貢說:「天下失去常道已經很久了,沒有人能奉我的主張。夏人死了停棺在東廂的台階,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廂的台階,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兩柱之間。昨天晚上我夢見自己坐在兩柱之間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過了七天孔子就死了, 享年七十三歲,死在魯哀公十六年, 公元前479年四月的己丑日。
孔 子死後葬在魯城北面的泗水岸邊,弟子們都在心裏為他服喪三年。三年心喪完畢,大家道別離去時,都相對而哭。只有子貢在墓旁搭了一間小房住下,守墓六年才離去。弟子及魯國他人,相率前往墓旁居住的一百多家, 因而就把這裡命名為「孔裡」。魯國世世代代相傳,每年都定時到孔子墓前祭拜,而儒生們也在 這時來這裡講習禮儀,舉行飲酒禮,以及比射等儀式。
孔子的墓地有一頃大。孔子故居的堂屋以及弟子們所居住的內室,後來就改成廟,收藏孔子生前穿過的衣服,戴過的帽子,使用過的琴、車子、書籍等,直到漢代,二百多年間都沒有廢棄過。漢高祖劉邦經過魯地,用牛羊豬三牲俱全的太牢祭祀孔子。諸侯、卿 大夫、宰相一到任,常是先去拜謁孔子墓,然後才去就職處理政務。
司馬遷說:《詩》中有這樣的話:「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讓人遵循。」自古以來,天下的君王直到賢人也夠多的了,當活著的時候都顯貴榮耀,可是一死甚麼也就沒有了。孔子一介平民,但讀書的人都尊崇他為宗師。從天子王侯一直到全國談六藝的人,都把孔子的學說作為判斷衡量的最高準則,可以說孔子是至高無
上的聖人了。
孔子的弟子根據他的言行編成《論語》一書,成為後世認識孔子最直接、最可靠的資料。孔子告訴了人們甚麼是中庸,為後世奠定和規範了仁、義、禮、智、信等做人的思想,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儒、釋、道家的影響深入到中國社會各個階層。
中國儒家尚「仁」、尚「義」,孔子講「見義不為,無勇也」,又講「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儒家的天命觀深入民間,《論語》中說「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中庸》開篇講「天命之謂性」,指出人的根本特性乃受天所命。在古人看來天是萬物之本,是一切價值的源頭。人的生命既由天所賦,此生的目的即在回歸天命,實現內心向善的要求。被儒家視為群經之首的《周易》講「三才」,即天、地、人,天生人,地養人;人又可以取法天地,「與天地合其德」。天地的運行則遵循不變的天理。老百姓相信一個高高在上而又制約人世間一切的「天」,用「不變」的天理衡量人間的一切。幾千年來, 儒家思想維繫著道德與社會秩序。
轉自《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