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松絮語:永恆的呵護
下午出去辦事,回來已經筋疲力盡。穿了高跟鞋出門,開始是瀟灑亮麗的,走到最後鞋子像鉗子一樣緊緊夾住雙腳。 到紅綠燈處,我看到一對父子在我不遠處。小男孩兒大概三四歲的樣子,正在玩一個陀螺似的小玩具。小孩兒玩起來不知疲憊,小男孩一邊過著馬路也沒停下手裏的玩耍。
我看著就笑自己,以前也是那樣整天跑來跑去,玩得滿頭大汗,但沒覺得累過。長大了,個子高了,體力強了,卻再不能那麼全身心投入地玩。猜想,是我們就給自己增加了太多負擔吧。小孩子無論發生什麼都可以依靠著父母。然而,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有一天那種依靠會開始淡化,一直淡化到反方向,父母開始依賴我們。
正想著這些亂糟糟的事,突然看到眼前的小男孩失手,小玩具滾到了斑馬線邊上的車底下。小男孩不顧一切地跑過去,鑽到車底下去撿玩具。爸爸緊跟著小男孩跑過去,一邊對車裏的司機做手勢,讓他們不要開車,然後在孩子拿住玩具的那一刻,把他抱起來。
我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根據爸爸的語氣和小男孩的反應,我猜他是訓斥兒子。小男孩放聲大哭。爸爸表情緩和下來,放孩子到地上,牽著他走。走過斑馬線,小男孩哭得更凶,似乎在埋怨爸爸剛才對他的粗魯。爸爸到路邊,在臺階上坐下,把小男孩摟在懷裏。
看著父子倆偎依在一起呢喃著什麼的場景,忽然覺得似曾相識。是啊,多少年前,我也處在小男孩的位置,無條件接受著父母的關愛。直到有一天,開始獨立,經濟上、生活上、事業上、思想上,完完全全地獨立了。忙碌著自己的事業和其他種種,不經意間被某些景打動,內心深處誰會不願重溫那種感覺呢?
我拿出手機,打電話給家裏。媽媽告訴我,正在做饅頭。我告訴媽媽,其實很想吃饅頭,只是買不到。媽媽笑,讓我早點回家,想吃多少饅頭就吃多少。我笑,話題一轉說起最近煩悶的事情,不知道大腦怎麼拐了彎兒。媽媽靜靜聽我抱怨,最後只說四個字,順其自然。我心中一陣釋然。
父母永遠都是我們最可靠的傾聽者,他們那裏始終都有我們取之不盡的愛。我們眼中大的不得了的事情,在他們那兒卻簡單得和小孩子的遊戲一樣。也許心胸和眼光總是和經歷相關吧,而父母永遠都會比我們多幾十年的經歷,所以他們的話是更有道理的。雖然長大後,父母不再追問我們的每一件事,不是他們不關心,而是在給我們空間。
迎面吹過陣陣涼風,我絲毫不覺冷。電話裏,我聽到爸媽永恆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