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鍾伶編譯)是否經常聽到朋友勸誡「別擔心,看開點;十年風水輪流轉。」呢?這可不是無意義的說教,一項新發表的研究發現,在我們有生之年,幸福的水平總是起起落落,暗示了個人的幸福並非由基因或人格特質所決定。
德國馬克思普朗克學院(the Max Planck Institute)人類發展所的格特‧華格納(Gert Wagner)教授領軍一項歷時25年的研究,自1984年至2008年,以十五萬名德國成年人為對象,每年訪談一次,讓他們回答有關生活滿意度、願景目標、社交與運動的頻率等問題。然後研究人員會將短期因素排除掉、設算其數量化的生活滿意度、按百分比排序。
依此研究分析,人們的幸福水平約略在1/3,甚至更高的幅度起伏。華格納教授說,有錢人一般具有較高的生活滿意度,是因為他們所從事的職業較有趣也較富挑戰性,金錢收入只是那令人滿意的工作的副產品;而真正能提高生活滿意度的秘訣則在於:花時間與朋友家人共度好時光。他認為這項於德國進行的研究應該也適用於所有已開發國家。
幸福的五大要素
究竟是甚麼影響了我們的幸福呢?研究者歸納總結找出5項密切相關的要素:
(一) 找到適當的伴侶。伴侶若經常焦慮、神經質、情緒化、沮喪,個人常會受其影響表現出較低的生活滿意度。
(二) 關注家庭生活。看重家庭價值的人比重視個人職涯發展的人感覺幸福;男性若是較關心家庭的話,其配偶對生活滿意度也較高。
(三)參加宗教聚會。經常參加教堂集會的人較易感覺到幸福。但不能確定那是宗教情懷的作用或是因為宗教所提供的社交功能所致。
(四)適量的工作。感覺工作時數剛剛好的人,其生活滿意度會高於那些抱怨工時太多或太少的人。無業或工時少的人可能因經濟壓力而不感覺幸福。
(五)參與運動及社交活動。不論個人體重如何,運動及社會交往活動與幸福水平始終維持正相關。只是體重過輕的男性與體重過重的女性較易自卑而不願運動或社交,故而影響其生活滿意度。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對此研究提出看法,他認為如果依據先前幸福是取決於基因的說法,人們的幸福水平是不太會有任何變化的,這是讓人難以置信的。然而,此研究仍無法分辨其選擇是受到先天亦或是後天環境因素影響。例如某人處世以利他為原則或採取功利主義,我們無法判斷他是天生如此或是因後天事故而改變。
美國瓦立克大學一位行為科學教授奧斯華爾德(Andrew Oswald)建議以更具實驗性的方法進行更多的研究。例如某一州制定了新的稅法以致影響居民的收入分配,就應隨機訪談本州居民與鄰州居民的滿意度變動情形等。
此研究成果發表於10月份《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