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03日訊】「都用十幾年了,怎麼說沒水就沒水了呢?」王女士抱怨道。原來,王女士所在的北京回龍觀天鑫家園小區自備井水位下降,無水可供,五千餘戶居民至今已5個月靠水車取水。由於居民們抗議再打自備井,呼籲接通市政自來水,使小區供水陷入僵局。水利專家介紹,北京地下水位越來越下降,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到92%,可以說幾乎用到極限。水荒已成為中國大城市頑疾之首。
地下水位不斷下降
「其實不僅是天通苑一處的自備井水位下降,根據市水務局的統計數據,去年北京平均降水量只有 448mm,為枯水年,而今年到十月中旬也只有509mm,低於北京多年585mm左右的平均降水量,大量攔蓄和使用地表水以及大量開採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的補給量和儲水量不斷減少,地下水位就會不斷下降。」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尹明萬介紹說,自備井主要就是通過汲取城市地下水來滿足一些小區、企業等集體單位的需求。
另外,由於環境污染使得部份地下可用水也受到影響,「地下井就像是一個漏鬥一樣,周圍的地下水會集中流向中心最低處,如果持續超採,地下水位就會越來越下降,最後可能導致地面沉降,」尹明萬說。
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近極限
「目前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經達到92%,如果把外調水供水量也算在內,則達到93.87%,可以說幾乎用到極限了,當地再沒有多大潛力可挖了。」
尹明萬說,從用水結構來看,2000年到2009年間有著明顯的變化,城鎮生活用水從33.1%升至41.4%!曾經比例最大的農業灌溉用水量從佔全市總用水量的40.8%降至33.8%;工業用水從26%已經變成了14.6%,每萬元GDP的用水量也從111立方米下降到19立方米,下降了82.7%。
人口增長和城市擴張 加大用水缺口
北京本地資源的供給量不足是不爭的事實,然而,「持續的、大規模的人口增長和城市擴張更導致了水資源需求的鉅額增長,加大了缺口。」
據市水務局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北京水資源總量為21.84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的37.39億立方米少42%,用水量卻達到了35.5億立方米,比2008年增長0.4億立方米。人口增加能用多少水呢?
尹明萬列了一組數據,北京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長率為2.58%,而淨輸入人口增長率為2.24% ,也就是增長的人口有86.77%都是淨輸入人口。按每個人年均生活80立方米的用水需求計算,每年光淨輸入人口就需要增長3534萬立方米的水量 (2009年底全市常住人口總量達1972萬),而北京本身還處在年均水缺口超12億立方米的尷尬現狀。
環境用水作為改善城市生態、高品質的景觀用水,其需求也在不斷增大,去年佔據了全市總用水量的10.1%。但是,很多市區的湖泊、水渠卻往往得不到市民的「善待」,各種垃圾在上面漂浮著,嚴重影響了水質,地下水資源也被破壞,水生態自然不平衡。
城市「大」 資源未必「廣」
用水需求就像氣球一樣,越吹越大,但是氣球到底能吹多大最後還是看氣球本身材料的承受力,跟我們的主觀願望無關。「大」城市可能有很多的資源堪稱豐富,文化的、藝術的、經濟的等等,但是自然資源絕非如此。
曾經有人這麼形容北京的水資源情況,「如果說全世界還有一瓶水,那麼中國只剩一杯水,而北京僅有一口水。」當大規模的人口湧向城市,讓城市越來越「大」的時候,於是乎,連這一口水都不再是一個人可以獨享的了。
如果有一天,我們要靠喝進口水才能保有美麗的大城市生活,那麼大城市又有何吸引力?
山西、河北輸水工程再次啟動
10月15日,為了緩解北京水資源緊缺的狀況,山西、河北兩省向北京市集中輸水的工程再次啟動,此次調水總量預計達到4000萬立方米,北京收水量2500萬立方米。
統計數字顯示,截至當日,北京今年累計降水量為509毫米,相比多年同期的565毫米仍少10%。目前,官廳水庫蓄水量處於偏少狀態,密雲水庫蓄水也比去年同期少近1億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