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0年11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超然報導)縱觀整個房地產市場,經濟的不景氣使很多企業都淬不及防。在經濟低迷形勢下,餐飲業卻有些領域呈現復甦態勢。那些無負債經營或資金雄厚的獨立體,不僅成功抵禦了經濟風暴,而且業績還呈增漲態勢。而有些大的連鎖快餐店,像麥當勞、必勝客或肯德基一類,卻在經濟下滑中備受打擊。
當然,如果公司擁有獨到的選址系統、資深的財務總監、出色的房地產經理,就很少有被迫倒閉的可能。但當經濟形勢好時就擴張業務規模,形勢不好時就固守現狀,而人們往往在好時期到來時就會疏忽大意。
綜合考慮各項因素,如何確定餐飲業的可操作性?首先,要對替代成本、資本化率、折扣現金流量、地域構成或市場評估做出分析,得出預算價值或未來可能實現的銷售價值。而價值通常最主要體現在通過「交易」或「買賣」積累的信譽。在絕大多數費用可控條件下,銷售決定著利潤。
另一確定市場價值的因素就是房租問題。如果餐飲公司以低成本經營賺得$200萬/年,租金占銷售額10%,當租金下跌一半就會使盈利情況隨之發生變化。當租金超過銷售額的 8%,租期不足7年,則營業額明顯會受到影響,其他諸如邊際利潤、設備年限、企業人數、競爭力及競爭優勢等直接影響價值的因素也將隨之受到極大限制。
在上述兩條「利潤」和「成本」的考量下,餐飲業在經濟危機當中的重新洗牌就不難理解了。大型高檔餐廳的失敗經營卻提升了快餐連鎖店的經營業績。比如:Mary Lou’s咖啡店在波士頓以北地區基本不為人知,但它卻在波士頓以南地區擁有20多家連鎖店,餐廳也遍及科德角和羅德島。而較大的餐館則多受健康專家、工會人員和政府言論的負面影響而經營慘淡。高速公路、市中心、購物中心等地的運動酒吧、快餐連鎖店和餐廳的成功經營,也為關注此項的餐飲業個體公司和集團公司提供了參考。雖然這些年中很多老業主無奈辭職、變賣房屋、恐懼保險改革或因經營不擅、資金儲備不足、或太樂觀而頻繁出售,但就如同在股票市場和商業房地產佣金問題上,有人會以自己認為的「最高價」出售並相信隨之而來的就是價格的下跌。但與此同時,他們還會購進同類新股票,因為他們自以為「知道」此類股票的真正價值。
餐飲業重新洗牌 不均衡復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