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婕妤(公元前48年一公元2年),西漢女辭賦家,是中國文學史上以辭賦見長的女作家之一。漢族,樓煩(今山西朔縣寧武)人,是楚令尹子文的後人。父親班況生了三個兒子和她這個女兒。幼子班稚生班彪,班彪又生班固、班超和班昭。班婕妤是班昭的祖姑。
班婕妤是漢成帝的后妃,善詩賦,有美德。初為少使,立為婕妤。《漢書•外戚傳》中有她的傳記。在趙飛燕入宮前,漢成帝對她最為寵幸。
班婕妤在後宮中的賢德是有口皆碑的,她的文學造詣極高,尤其熟悉史事,常常能引經據典,開導漢成帝內心的積鬱。班婕妤又擅長音律,常使漢成帝在絲竹聲中,進入忘我的境界,她的才情,使漢成帝把她放在亦妾亦友的地位。
漢朝時期,皇帝在宮苑巡遊,常乘坐一種豪華的車子,綾羅為帷幕,錦褥為坐墊,兩個人在前面拖著走,稱為「輦」;漢成帝為了能夠時刻與班婕妤形影不離,特別命人製作了一輛較大的輦車,以便同車出遊,卻遭到班婕妤的拒絕,她說:「看古代留下的圖畫,聖賢之君,都有名臣在側。夏、商、周三代的末主夏桀、商紂、周幽王,才有嬖倖的妃子在坐,最後竟然落到國亡毀身的境地,我如果和你同車出進,那就跟他們很相似了,能不令人凜然而驚嗎?」漢成帝認為她言之成理,同輦出遊的意念只好暫時作罷,王太后聽到班婕妤以理制情,不與皇帝同車出遊,非常欣賞,對左右親近的人說:「古有樊姬,今有班婕妤。」楚莊王才即位時,喜歡打獵,疏於正業,樊姬苦苦相勸並不再吃禽獸之肉,讓楚莊王感動改過自新,不多出獵,勤於政事。後來樊姬又推薦重用賢人孫叔敖為令尹宰相,楚國三年而稱霸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王太后把班婕妤比作樊姬,令班婕妤在後宮的地位更加突出。班婕妤也加深在婦德、婦容、婦才、婦工等各方面的修養,希望能對漢成帝有所影響,成為一個有道的明君。可惜漢成帝不是楚莊王,自趙飛燕姐妹入宮後,聲色犬馬,班婕妤受到冷落。
班婕妤是一個有見識,有德操的賢淑婦女,為免今後的是是非非,她覺得不如急流勇退,明哲保身,因而繕就一篇奏章,自請前往長信宮侍奉王太后,聰明的班婕妤把自己置於王太后的羽翼之下,就免去了趙飛燕姐妹的是非短長,漢成帝允其所請。
漢成帝在綏和二年三月,崩於未央宮。漢成帝死後,班婕妤要求到成帝陵守墓以終其生。伴著塚形碑影,班婕妤又孤獨地生活了五年,便離開了人世,時年約四十餘歲,後葬於延陵。
班婕妤的詩歌作品
深宮寂寂,歲月悠悠。班婕妤憫繁華之不滋,藉秋扇以自傷,作〈團扇詩〉:
新制齊紈素,皎潔如霜雪。
裁作合歡扇,團圓似明月。
出入君懷袖,動搖微風發;
常恐秋節至,涼飆奪炎熱;
棄捐莢笏中,恩情中道絕。
班婕妤自知,自己如秋後的團扇,再也得不到漢成帝的輕憐蜜愛了。後來趙飛燕被冊封為皇后,趙合德也成了昭儀,然而這一切在班婕妤看來,似乎都與她毫無關聯了,心如止水,形同槁木的她,除了陪侍王太后燒香禮佛之外,長晝無俚,弄箏調筆之餘,間以塗塗寫寫,以抒發心中的感慨,從而為文壇留下了許多詩篇。
鐘嶸《詩品》評此詩說「〈團扇〉短章,辭旨清捷,怨深文綺,得匹婦之致。」沈德潛《古詩源》評語中,也說它「用意微婉,音韻和平」。
班婕妤作品很多,但大部分已佚失。今存作品僅〈自悼賦〉、〈搗素賦〉、〈怨歌行(亦稱團扇歌)〉三篇。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