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1月01日訊】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但是許多令人注目的地標性建築和大量住宅頻現「短命」被提前拆除,造成資源和環境的巨大浪費,城市記憶亦隨之流逝。中國房地產業內人士指出,在城市建設指導思想上急功近利,重速度、輕質量;對政績工程和GDP的盲目崇拜;加上開發商的商業利益是造成目前大量建築房屋短命的「殺手」。
使用不足30年,短命建築頻出現
人民網報道,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不久前表示,中國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築量最大的國家,每年新建面積達20億平方米,建築的平均壽命卻只能維持25—30年。而根據中國《民用建築設計通則》,重要建築和高層建築主體結構的耐久年限為100年,一般性建築為50—100年。
在大陸各地,許多引人關注的地標性建築在建成後不長的時間內就因為各種原因被提前拆除。
2007年1月,曾經的西湖邊最高樓浙江大學原湖濱校區3號樓被整體爆破,建成僅13年;
2009年2月,曾經的亞洲跨度最大的拱形建築瀋陽夏宮被整體爆破,只有15歲的夏宮2秒鐘內變成一堆廢墟;
2010年2月,南昌的著名地標五湖大酒店被整體爆破,建成僅13年;
2010年5月,位於北京建國門黃金地段、建成剛20年的地標凱萊大酒店宣佈將停業拆除;
………..
短命建築造成巨大浪費 城市記憶隨之流逝
「建了十多年或幾年的房子被炸掉,有的建成後還未使用就被炸掉,這些仍然能夠長久使用的建築變為廢墟,無疑對資源和環境都是一場災難。」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表示。
以南昌五湖大酒店為例,據估算,酒店拆除後將留下4萬噸建築垃圾,將佔用大片垃圾填埋場地。
人民網的報道說,正是在這場「拆了建、建了拆」的運動中,中國創造了兩項世界第一——在消耗了全球最多的水泥和鋼材的同時,中國也生產出全球最多的建築垃圾——每年高達4億噸,建築垃圾的數量已佔到垃圾總量的30%—40%。「短壽命」與資源高消耗並存,已成為中國建築產業的一大通病。
同時,「短命」的建築也造成大量投資付諸東流。建設花錢、拆遷花錢,重建更是花錢,如瀋陽夏宮當年投資即超過2億元。而就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作為奧運會官方接待飯店的凱萊酒店還投資了上千萬元對酒店進行了重新裝飾和佈置。
建築過於「短命」也造成了城市記憶的缺失。「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歷史悠久的建築,全部是古人留下來的文物,建築壽命這麼短,我們怎樣靠建築來保存民族發展進步的記憶?」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劉志峰說。
而反觀歐美等發達國家,其建築設計使用年限同為50年,但平均使用壽命卻長得多。如英國、法國、美國的建築統計平均使用壽命分別為125年、85年、80年,城市裡「百年老屋」隨處可見。
短命建築的「殺手」
「土木之工,不可擅動」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重要建築思想。為什麼如今的建築用不了多久,就面臨被拆為廢墟的命運呢?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一屆政府,一套規劃的短視行為。
「規劃規劃,紙上畫畫,牆上掛掛,橡皮擦擦,最後能不能實施,全靠領導一句話。」
「許多建築並不是因為質量問題而拆除,問題出在不理性、不科學、難以持續的城市規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
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莊惟敏認為,當下「一屆領導一套規劃」的現象和中國人的傳統觀念有關,「我們歷代王朝從來都是推倒舊的,重建新的,這種『新的就是好的』價值觀一直影響到今天。所以每一屆領導上任時,往往認為『除舊布新』才是對的。」
崇拜GDP、大搞形象工程的錯誤政績觀
「拆一次創造了GDP,再蓋一次又創造了GDP」。近年來一些地方為建「標誌城」、「月光城」,政府砸巨資重塑「包裝」,名為「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舊城改造,實為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名為拉動城市經濟發展,實為重複建設以追求GDP(國民生產總值),進而追求地方官員的政績。在這種錯誤政績觀的引導下,一些不該拆的房屋被大量拆除。
如位於武漢的首義體育培訓中心綜合訓練館,投入使用僅僅10年,便於去年被拆除。其理由是該館位於即將動工的辛亥革命博物館和紀念碑之間,不得不為武漢耗資200億打造的「辛亥革命百年紀念計劃」而「獻身」。
「錯誤政績觀指導下的拆舊建新,帶來的GDP增長是表面的,並沒有實質性增加社會財富和經濟價值。相反,不正常的拆建本身浪費了巨大的財富和資源,除了能帶來政績,對社會經濟毫無益處。」山東經濟學院房地產經濟研究所所長郭松海說。
拆遷賣地的利益驅動
相對於形象工程帶來的政績,在近年來土地價格快速上漲的背景下,拆遷置換出土地帶來的賣地收入,更能讓人對新建築「痛下狠手」。
多數短命建築的背後,都有房地產開發的身影。例如,僅13年的浙大湖濱校區3號樓被拆,其置換出的土地以24.6億元的天價整體出讓用於商業開發。北京的凱萊酒店拆除後,也將在原址巨資重建一座五星級的「國際化高端商務酒店」。
「在城市建設指導思想上急功近利,重速度、輕質量;對政績工程和GDP的盲目崇拜;加上開發商的商業利益。三者相結合,造成目前大量不該拆的房屋大量被拆除。」中國房地產協會會長劉志峰一針見血地指出。
無法迴避的質量問題
不可否認,在遭到提前拆除的短命建築中,也有因質量問題和缺乏高質量維護而被迫拆除的。
質量對建築壽命的影響能有多大?以日本為例,日本在上世紀80年代就提出了「百年住宅」的建設構想,建設房屋時使用的都是標號40以上的混凝土,而中國大部分短命建築使用的都是標號20的混凝土,僅此一項差距就使房屋至少短壽十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