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曉宇綜合報導)高盛、摩根斯坦利等金融機構預測,下一個蔓延全球的大危機將發生在大宗商品方面,糧食就在其中。9月24日,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在羅馬舉行特別會議討論糧食安全問題。相關研究表明,中國由於農業用水供給的急劇減少導致的糧食減產,將對世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
《未來饑荒》的作者、科學家克里比(Julian Cribb)指出,未來50年人類面臨的最迫切的問題,不是氣候變化或金融危機,而是糧食安全。
華爾街日報9月24日在名為《農田將成為下一個金礦》的報導中,引用應急資產管理公司總裁佩恩(Susan Payne)的話說,過去10年中,世界消耗了其中9年生產的全部糧食。佩恩預計2020年左右,世界會爆發資源戰爭。
法國興業證券農業商品部的主管佳伊特(Emmanuel Jayet)表示,世界還有4.5億公頃額外的土地可以耕種,其中絕大部份在撒哈拉附近的非洲地區和拉丁美洲。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幾年前根本沒有人感興趣的世界農業大會,今年有近百人參加。
中國到非洲租地
9月24日,CNN引用克里比的話指出,北京已經在非洲租賃耕地種植糧食,因為中國自身的糧食生產已經到了極限了。
據朝日新聞9月27日報導,非洲當地的農民對外國投資者搶佔他們的土地非常不滿。在距離馬達加斯加最大的港口城市圖阿馬西納30分鐘車程的小鎮Antetezambaro,有一家中國公司2008年起在這裡租地種植糧食。
據悉,2008年商談時,這家中國公司承諾,如果能夠租賃150公頃的稻田,公司將會培養出產量是正常水稻三倍的雜交水稻,而其30%的收成將返回給擁有土地的當地農民。公司還將為村莊提供電力,修建道路和農業水利。
土地租出去了,然而直到今天,村裡人也沒有看到任何電力或水利設施。第一年年底,中國公司給村裡那些擁有所租賃土地的農民每人20公斤大米和一瓶食用油。然而按照30%的收成算,這個數字應該是2噸。最後村民們中斷了租賃合同。
在非洲,像馬達加斯加這樣出租土地給海外投資者的國家還很多,如蘇丹、坦桑尼亞、烏干達、津巴布韋和剛果等。
誰來養活中國?
1994年9月,美國生態經濟學家布朗(Lester Brown)撰寫《誰來養活中國?》(who will feed ChinaWho Will Feed China?: Wake-Up Call for a Small Planet)的報告,引發了世界對中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關注。
1998年,布朗與哈維爾(Brian Halweil)在美國《世界觀察》發表了《中國缺水將動搖世界糧食安全》的論文,認為中國農業用水供給的急劇減少將對世界糧食安全構成威脅,中國依靠水澆地生產12億人口所需糧食的70%。同時又日益抽取更多的農業用水來滿足迅速發展的城市和工業用水的需要,造成河流乾涸、地下水枯竭,日趨嚴重的缺水加劇中國的糧食進口,從而導致世界糧食總進口超過可供給的總出口。
1/5耕地被污染 耕地面積減少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土壤研究專家多年的跟蹤研究發現,中國1/5的耕地面積遭受嚴重污染,中低產耕地占總面積的65%,全國生產能力大於1千公斤/畝的耕地僅佔6.09%。
而且耕地在逐年減少,目前中國人均耕地不到0.1公頃,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不到發達國家的1/4,只有美國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
缺水導致糧食減產
《中國日報》在一九九五年報導說,由於黃河斷流未能流到山東省,當年糧食減產270萬噸,減產的糧食足以養活900萬人口。而一九九七年黃河斷流時間增加二倍,所產生的減產更大。一九九八年三月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王文遠(音譯)代表指出「全國農村每年約缺水三百億立方米,使糧食減產二千萬噸。」中國的農業灌溉用水逐年下降,所有北方地區的河流和灌溉用井正被抽乾。
缺水國家的典型反應是進口糧食以彌補缺水導致的糧食減產,進口一噸小麥相當於進口一千噸水。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IC)資助了一項多學科研究項目分析中國糧食供給前景。科學家利用間諜衛星所提供的信息修正了對中國種植面積的估算,並委託美國聖地亞國家實驗室進行計算機建模分析,以估計中國每一條江河流域未來的缺水情況。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預測,2025年中國需進口1.75億噸糧食,如果按此外推至2030年,中國需進口2億噸糧食,相當於目前世界糧食出口的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