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衝擊 學生人數愈來愈少
【大紀元1月9日報導】單身潮少子化系列4(中央社記者謝佳珍台北9日電)大學學測報考人數逐年降低、入學人數減少,有國小準備把閒置教室轉型,甚至把課桌椅送給弱勢團體;少子化讓看似蓬勃的坊間兒童才藝班,也將面臨招生不足的隱憂。
台灣婦女生育率像溜滑梯一樣,逐年下降。民國40年總生育率有7.04人,但自73年起總生育率卻降至2.1人以下,去年更下降至1人,出生嬰兒19萬1310人,創下歷年新低。
少子化為社會帶來不小衝擊,首當其衝的是學校招生不足、減班以及流浪教師問題。根據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國教科數據顯示,北市國小94、95學年度平均每年減少約2000名孩童入學,96到98學年度減少量攀升至每年7000人。
各縣市都有國小減班問題,連帶使得教師缺額降低,台中市政府去年首度未辦理國小及幼稚園教師甄選,台南縣政府也同時停辦國中小學教師甄選。
因應國小逐年減班,造成不少閒置教室,有許多台北市國小將教室轉型供民間辦托兒所,或建置社區運動休閒中心。屏東縣政府還將國中小剩餘課桌椅免費提供弱勢團體和家庭使用。
大學招生也受到少子化影響,98年大學學測報考人數14萬1858人、試場3436間,較97年少了8156人、193間。大考中心副主任洪冬桂曾感嘆,「少子化來的又快、又急,考生減少幅度出乎預料」。
孩子越生越少,許多家長也更捨得花錢在小孩身上,少子化商機隱然成形。許多百貨公司童裝部、嬰幼兒商品都走中高價精品路線,且各式音樂班、心算班、才藝班如雨後春筍般林立。但相對的,也因為孩子愈來愈少,這些才藝班未來恐怕也會面臨招生不足窘境。
少子化為許多行業帶來衝擊,且可能導致人口負成長,進而衍生勞動力不足、人口結構老化、扶養負擔過重等社會問題,如何因應,考驗政府的智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