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有豆漿 陳東華灌溉永和第一
【大紀元1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旭昇台北縣9日電)文史工作者陳東華出版「永和的第一」,敘述永和從醜小鴨變天鵝過程,透過文字與老照片的常民史,帶讀者穿梭大街小巷的現場。他彷彿在石縫中求泉水,灌溉文史沙漠。
台北縣永和市是全國人口密度最高的都市,對於土生土長的在地人陳東華,出生於日治時代的民國25年,對於永和的鉛華感觸特深。
永和不但人口多,道路好像迷宮,第一主要幹道頂溪捷運站前的永和路,昔日稱為川端路。陳東華回憶,昔日沿街都是低矮的木造房子,路上的三輪車比汽車還多,甚至還有人挑著扁擔走,難以想像現在熱鬧非凡、人潮洶湧的景像。
永和豆漿享有盛名,陳東華說,「永和不是只有豆漿,還有豐富的人文與歷史記憶。」其實,第1出名的幫派竹聯幫,也源自於永和,甚至永和第1間派出所裡,只有1位警察。在書中,第1位女西畫家、畫家楊三郎的夫人許玉燕、第1位台語作曲家楊三郎也躍然紙上。
談到永和的特色,陳東華眉飛色舞,邀許多書中的人物口述歷史時,更將時間停格在記憶的長河。
永和第1久的雜貨店「王信記商號」,開業迄今超過百年,第5代傳人王銘里表示,招牌上還寫著創立於「1888年」,只是「柑仔店」已轉型為便利超商。
令人感動的是,王銘里從家族相簿中,找到1幅王家古厝前有池塘的黑白老照片,這是早期永和的地標「窟仔墘」。望族大戶人家的三合院聚落,堂前池塘大的可以划竹筏。
常民史「永和的第一」出版,王銘里(左)提供家族古厝前有池塘的黑白老照片,堂哥王耀田(右)獲悉後視為至寶,決定委由畫家將照片繪製成油畫,作傳家之寶。(中央社)
王耀田是永和第1位醫學博士王意誠的孫子,也是王銘里的堂哥,他獲悉堂弟的百年老照片後視為至寶,決定委由畫家楊年發將照片繪製成油畫,作為傳家之寶。「1張照片凝聚起手足之情」,王耀田說,我要感謝陳東華。
目前仍營業的賢輪腳踏車店,自民國37年經營至今超過一甲子,在變遷快速的永和,已很難見到如此古老的車行。
第二代車行老闆廖光輝修車超過半世紀。他回憶,曾幫助父親修理不少載運蘿蔔的腳踏車,過去機車、汽車都是「貴族車」,大多人只能騎單車代步,不像現在,大家把「小摺」當休閒健身的工具。
去年莫拉克颱風造成八八水災,屆滿5個月。事實上,陳東華書中也記錄86年前的8月水災,這是永和有紀錄以來最大的水災,陳東華為此研讀日本史料,瞭解1924年的這次水災,全台死亡、失蹤、受傷共139人。
韓流來襲,掀起哈韓風,全台第1條販賣韓國商品為主的街道在永和中興路,中興街成衣商聯誼會會長彭守喜表示,民國60年代韓國社會排華,政府鼓勵華僑回台,永和因交通方便而聚集韓國貨,比一水之隔的台北市松山五分埔批發場還要早。
除文史典故,陳東華收集的老照片帶讀者重回歷史現場,有過去牛車與手拉車的車牌,民國59年的永和路,第1高齡人瑞潘阿妹的身分證,1895年日本人繪畫的永和地圖。
陳東華從事文史工作超過11年,花費多年心血,永和市民代表劉枝發受到他對歷史熱情的感動,決定效法其精神,找回失落的「秀朗社」。
台北縣在地生活文化協會總幹事周肇萱表示,永和地狹人稠、變遷快速,文史探尋不易,陳東華串起地方零散不全的歷史與古早回憶,讓更多人認同自己的鄉土,難能可貴。
第1家銀樓「金寶勝」串起多少姻緣,外省人大量移居永和時,第1家水電行「永旭水電行」提供大量打井服務,還有第1大皮鞋廠、第1有名的朝鮮草皮,洋洋灑灑的常民史踏勘、紀錄,更貼近民眾的生活。
陳東華自稱是農夫,實際也是苗圃負責人,但他粗糙的手,卻細細培育起地方史料,經過灌溉、呵護後,勾勒出台灣歷史發展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