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 30 日電 )一間破舊屋,加上三十五個偏鄉和偏差孩子,在花蓮縣壽豐鄉組合成「五味屋」二手店;靠著勤勞、誠懇、善良、貼心、好用的5種價值觀,成功打造以家鄉為榮,勇於改變自我的無畏孩子。
在花蓮縣壽豐鄉豐田村有一間過去看都懶得看的鐵路局所屬老房子,如今卻在一群當地有心的社區工作者和國立東華大學師生一步一腳印的努力下,這間破房子成了威名在外的「五味屋」二手店。
花蓮鄉村社區大學發展協會努力將「五味屋」二手店當成凝結社區意識,導正偏鄉孩子不正確觀念和近乎自我放棄的價值觀的平台,逐漸形成強大磁場,並串連全台六地社區的策略聯盟,進行跨區域的社會參與和相互合作。
這樣的努力獲得信義房屋「社區一家幸福行動計畫」評審團的青睞,獲頒「理想社會類」首獎─新台幣100 萬元。
代表協會受獎的協會理事,東華大學通識中心講師張淑婷告訴中央社記者,「偏鄉讓大家聯想到什麼?」,人口外移、傳統文化失傳、人口結構老化、小班小校、資源不足,在缺乏競爭力之下,都市等於更好、長大等於離家、謀生必需赴他鄉。
她說,偏鄉孩子的處境往往遭遇被正規學校系統放棄,學業不佳,走不了也走不遠,看不見未來,只好自我放棄,這些孩子以父母為榮時 (某小孩崇拜自己開砂石車的爸爸 ),卻被老師潑冷水。
協會看到社區中的孩子發展參差不齊,如果不及時導正,將來就可能變成社會邊緣人,成了不定時炸彈,對家庭、社會、國家毫無益處,因此及時導正觀念並繼續升學,是偏鄉孩童走出井底的唯一窗口。
負責主要計畫,長期關心花蓮青少年與教育議題的東華大學老師顧瑜君召集孩子們,要求孩子們為這家二手店取名字,孩子們東想西想,認為大家都在過五味雜陳的人生,因此就取名「五味屋」二手店。
張淑婷表示,五味屋裡,有很乖的,也有學習障礙、肢體、情緒暴力等不同問題的孩子。透過指導偏鄉孩子自己當店長,經營管理這家店,孩子們要整理各地募集來的二手貨、標價、上架陳設、與客人互動,彼此學習、彼此鼓勵。
說到孩子接受這些任務,張淑婷難掩心中的驕傲,迫不及待的告訴記者,這些孩子急速蛻變,多有潛力。
她說,有個國二的男孩子從台北轉學到壽豐,但這個孩子在台北喜歡當老大,手底下有小弟們,幾乎形成小小黑社會,當他轉學到此地,一時性難改,鄉下老師當然排斥這種學生,幾乎又要被放棄。
不過社工們發現這孩子會動手修電器,於是封給他「五味屋電器部長」的頭銜,舉凡募集來電器品都要經過他和部內同仁的整修、確定安全後才能上架,他甚至還要代表五味屋參加研習,一段時間後,孩子變得連學校老師都能接受他。這個非傳統的教育體系在懸崖邊及時拉了一把。
這些偏鄉的孩子家中經濟狀況不一,有時從孩子看到某些募集的二手貨時,眼神中透露渴望擁有的神態。張淑婷順勢要求孩子用服務「五味屋」的點數來換取,成功讓孩子了解,沒有人天生可以不勞而獲。
還有的小朋友把鐵路局的燈打破,老師以接納代替處罰,找出解決方式,燈應該修理好,去哪裡買燈?怎麼修?找誰修?以循序漸進引導,讓對或錯的事,都能在排除問題的過程中找到被鼓勵的點,進而產生學習動機。
學習的強大動力還在美國長島大學來訪前爆發。孩子們為了和洋人溝通,非常努力的背出一段自我介紹稿「 My name is Killer, but I won’t kill you. 」,明顯表現出學習英文的態度。
還有的孩子根本連注音都不會,但透過課輔,最後終於一字一句唸出一篇文章,讓老師們感動到落淚。 張淑婷說,壽豐和豐田和這群孩子藉由「五味屋」平台正向地相互改變,孩子們正是家鄉容顏的化妝師;這一套成功的模式串連了全台六地社區形成跨區域的「策略聯盟」,包括花蓮鳳林鎮北林社區、光復鄉啄木鳥全人發展協會、北部 (國語實小教師團隊)、中部 (尖石鄉玉峰社區 )、南部 (屏東泰武鄉佳平村部落)。
張淑婷強調,各社區資源、條件不一,不見得適合發展二手店,而「策略聯盟」可以發揮協助規劃各社區資源的角色,總要先找到魚群,再來討論魚竿在哪裡。
而協會下一步要讓孩子們挑戰自己的任務非常有趣。張淑婷說,她家和顧瑜君老師家去年底洛神花豐收,一共蒐集了 200 多萬顆種子,農曆年後決定栽種,到年底收成後,五味屋要開賣完全有機的洛神花蜜、蜜餞、乾洛神花等,孩子們要全程參與,享受辛苦耕耘、歡欣收穫的價值觀。
此外,孩子們正在練習騎自行車,因為年底要完成騎自行車環台的壯舉,又是一次超棒的機會教育,張淑婷很有信心的說,他們是一群勇於挑戰自我的無畏孩子,他們的家鄉將因為他們的改變而更有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