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8日訊】一個惹人愛的健康小男娃兒在1962年誕生了,父母喜獲麟兒心中萬分高興。幸福快樂的日子飛梭而逝,八個月後卻被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事實擊碎了美夢。原本健康的小寶寶卻得了無藥可醫的小兒麻痺症,此一噩耗突如其來猶如晴天霹靂。
孩子的父母有著兩極的反應,父親抱著秩弱的孩子失望傷心的痛哭了一百天。相反的,勇於面對問題與困境的母親,卻表現出完全不一樣的反應。勇敢的母親抱著希望,揹著得病的兒子四處尋訪名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殘酷的事實未曾改變。堅強的母親知道孩子這輩子無法正常行走了,就開始思考該如何讓孩子走這段人生道路?
母親教育著孩子,你一定要學得一技之長,修手錶或刻印章等等。不只如此,還安排朋友的女兒照顧他一輩子,條件是給對方一大筆錢。這位媽媽心目中需要別人照顧的孩子,就是後來成為廣告界鼎鼎有名的企劃高手范可欽,他是因為父母的溺愛與呵護,才有此成就的嗎?
長大後的范可欽並沒接受這樁母親刻意安排的婚事。范可欽是因為在童年時經由一連串苦其心智、勞其筋骨的痛苦磨練,造就了他的忍耐力而成就他在廣告界的實力。他到底經歷些什麼磨練?讓我們來聽聽這位廣告才子在台灣大學舉行之「生命之愛名人講座」中精采的演講。
生長在沒優勢的惡劣環境裡
母親本來是花蓮某家的養女,被賣去他處當童養媳,受到家暴折磨的母親於是脫離了受虐的痛苦深淵。本以為,從中國大陸飄洋過海來台的父親可以幫她脫離原來生活。當時在語言完全不通情形下結成連理。沒想到兩年後父親自軍中退役,生存的難題再度考驗著母親。但是媽媽勇敢面對,標了很多的會,本要以會養會在夾縫中生存。沒想到事與願違最後因為現金流沒弄清楚無法付清會錢而積欠很多的債務。家中頓時窮到快斷炊長達八個月,每天的三餐只能吃清水煮麵疙瘩加些白菜與蔥花。
這個教訓讓媽媽認識到要生活就得靠自己勞力去工作賺錢。范可欽五歲時開始接百貨公司紙袋的手工回家做,從此每天與漿糊,牛皮紙為伍。早餐就是兩碗稀飯,一碗是用飯煮成的漿糊另一碗是裹腹的早餐。因為家中只有范可欽無法自由行走,吃完粥只能留在家裡做手工賺錢。7歲時,媽媽又想到開雜貨店賺錢的新點子,放學後的范可欽不只做手工還要幫忙看店。就這樣,范可欽成了家中最會賺錢的孩子。
但好景不久,讀初中時,軍公教福利中心的大型賣場要開幕。這對范可欽家的雜貨店是場嚴峻的金融風暴。媽媽再次顯現女強人的本領,她認為危機就是轉機。經過仔細觀察後發現,週日到軍公教福利中心購買東西的人潮最多。於是媽媽搖身一變,成了賣包子的老板娘。范可欽也就成了做包子的童工,每到星期六晚上十點開始,就要做包子直到第二天清晨四點鐘,做好的包子堆的像山一樣高。
勇於面對問題培育出超強耐性
每個人都想走一條舒適好走的康莊大道,平平穩穩無風無浪,一帆風順。但是走路對某些人卻只能在夢境中實現,在現實生活中,要能走都是奢侈的幻想,更別提康莊大道。雖然如此,經過童年一次次的艱困生活重擔的磨練,練就的耐心,使范可欽碰到事情時,不去躲而是去面對、解決它。范可欽今天可以在講台上大聲的告訴莘莘學子成功經驗,他完全歸功於母親從小示範著勇於面對問題的堅強態度,使范可欽踏出社會後可以不靠關係只是靠著自己的努力不懈而贏得客戶與老板的讚賞,日後能在廣告業中出人頭地。
功成名就後的省悟
在功成名就後范可欽開始省思,人生不是只求獲得而不付出,往往付出比獲得更幸福更快樂。於是范可欽開始對社會有一份責任感,也覺得在生命旅程中有一份功課要去完成。他自掏腰包拍攝熱愛生命的勇士,活出精采生活的點滴紀錄片。只要片子「可以阻止人們走向屋頂邊緣,即使只有一個人都值得」。原來范可欽很抗拒坐輪椅,擔心自己變成了真正的殘障人士,現在完全釋懷了,無法改變事實時就接收它吧!
演講開始前半小時,范可欽就到了會場,讓工作人員熟悉如何將他推上講台與推下講台。演講開始時,他以從容態度被推上講台。談笑風生的講訴著自己的人生經歷,逗得台下聽眾時時發出掌聲與笑聲。這是范可欽分享他成功的經驗。@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