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20日訊】 (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今年1月1日起,急診將會依照病情的輕重與急迫性,建議不同的等候時間,因此未來先到急診室不一定會被優先照護,衛生署實施新的急診五級檢傷標準,是為了讓醫療資源能更有效運用,依嚴重程度分為五級,第一級為急需復甦搶救,因攸關生命安全可立即治療;但二、三級之後將可能須等候10到120分鐘不等。
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表示,急診就醫原則上是隨到隨看,但是一旦人多,就不是先來的先看診,會依檢傷分類標準來決定,假如第三級的先來,但後到的患者為第二級,將以第二級患者為優先診治對象,他強調,基本運作都沒有改變,只是就診次序上會做些調整。
陳日昌指出,如車禍受傷、大量出血、意識不清的病患,被認定為復甦急救,是第一級,到急診室將立即處理,第二級則是出血,但生命跡象穩定,所以得等10分鐘。
新急診五級檢傷分類標準,比舊制多一級,以呼吸窘迫度、血行動變化、意識程度、體溫、疼痛程度、受傷機轉等六種調節變數,把病患依嚴重度分為復甦急救、危急、緊急、次緊急跟非緊急五種。
且依照這五級也會有不同的建議候診時間,分別為立即就診、10分鐘、30分鐘、60分鐘跟120分鐘,等候期間護士也會定時來關心評估病人狀況,護士也可依病患狀況再次進行評估,確保病人的就醫權利。
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談到,實施檢傷分類新制,主要是為了妥善運用有限緊急醫療資源,在適當時間內,於適當的地方,使用適當資源做正確的處置,過去都由醫療人員主觀的判斷,但藉由新版檢傷標準判定後,可有效區分病患嚴重程度,讓重症患者能及時救治。
據媒體提問,假使醫護人員因為忙碌,而忘記評估病患的狀況,是否有避免的辦法及處置,石崇良指出,一般來說資料輸入後,時間到時電腦會發出警示,應該是不會疏忽,但如果急診真的非常忙碌,陪診病患家屬其實可以適時提醒醫護人員,不過醫院本身就應做好相關應對措施。
新檢傷分類將透過電腦輔助,以病患嚴重度系統分類,準確性可大幅提高,衛生署也規劃將這項電腦分類系統,改良成外掛程式、小遊戲,方便民眾自我評估檢傷級別。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