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十分古道.荖寮坑煤礦遺址.五分山
人到中年,常覺得時間過得飛快。上一次走十分古道,轉眼間,已是五年前的舊事了。時隔五年,我又回到了這熟悉的登山口。
十分古道,又稱「暖東舊道」,是淡蘭古道的支線之一。淡蘭古道由台北至暖暖,不循傳統的基隆河路線至瑞芳,而是折往暖東峽谷,越過五分山至平溪十分寮,然後再越嶺至雙溪。這條淡蘭古道已有兩百年的歷史。
十分古道的登山口位於暖東產業道路的終點。這附近有荖寮坑煤礦遺址,是我喜愛的景點之一,六年前初訪荖寮坑,驚艷於這片山林裡,散佈著一間間廢棄的石頭厝,古樸滄桑,令人動容,石厝遺址幾乎可以媲美瑞芳小粗坑古道上的小粗坑聚落。
六年前,荖寮坑煤礦遺址罕為人知,登山客往來走於暖東舊道,前往攀登五分山及附近的山峰,未必會注意隱於附近山林小徑內的石厝聚落。六年後,這裡已有一番新的景象,基隆市政府文化局正在將這裡打造為成為荖寮坑煤礦遺址規劃為「荖寮坑礦業生態博物園區」。
荖寮坑礦業生態博物園區設有環狀步道及導覽解說,介紹此地的自然生態及煤礦、菁礐、聚落等人文遺跡。繞行荖寮坑煤礦及石厝聚落一圈,大約50分鐘,然後銜接十分古道,可繞回到登山口,或續爬十分古道至越嶺鞍部的土地公廟,再登爬五分山,或走往平溪的十分寮。
礦業博物園區預定在今年十一月底完工,施工人員正在進行最後的趕工,現場一片泥濘,木材、石磈堆疊路旁,但步道的雛形已具,設施完善,兼具歷史人文與自然之美,完工後必然是一條適合大眾的踏青休閒路線。基隆文化局將這條步道命名為「荖寮坑產業歷史古道」。
荖寮坑產業歷史古道。 |
荖寮坑煤礦遺址,部份木棧道已鋪設完成。 |
——————————————————————————–
荖寮坑石厝遺址。 |
荖寮坑石厝遺址。 |
——————————————————————————–
十分古道
繞行一圈荖寮坑產業歷史古道,接回十分古道。由此續爬往五分山越嶺鞍部。十分古道至鞍部長約1公里,沿途沿著東勢坑溪上游支流溪岸上行,雖然路不長,但多以上坡路為主,仍須不少腳力應付。
與上次來時比較,十分古道略有不同,已經過整修之後,沿途設有里程路標及植物導覽牌,路況變得良好。當初基隆市政府計劃整修十分古道,消息傳出,曾引起暖暖文史人士的關切,深恐市政府草率建設,將這條具有兩百年歷史的古道,妝點成為現代化的步道。
基隆市政府從善如流,承諾整修時,大部份的路段都保留古道原貌,僅在陡坡路段以木板工法強化土階,以利遊客通行。十分古道整修得宜,沿途仍可看見殘存的古道舊石階。
途中,發現路旁有一座古老的石棚土地公,是上次來時未曾注意到的。可能是市政府整修古道,清除了路旁雜草,才讓這座古老的小土地公廟得以重現。三片石板堆砌起來的簡陋石棚,是台灣最常見的古老土地公廟的型式,提供了早期往來古道行旅者的心靈慰藉,由此亦見證了十分古道悠久的歷史。
古道末段,登嶺之前,有一小段陡坡,設有繩索輔助。爬上這段陡坡,就抵達了十分古道最高點的越嶺鞍部。由此而下,續行2公里的石階步道,可抵達平溪鄉十分寮的台灣煤礦博物館。這段後續的古道,是早期的建設,已鋪上水泥及現代石材做成的石階步道,古味盡失。
古道旁的石棚土地公。 |
十分古道,陡坡採木板工法整修。 |
——————————————————————————–
嶺頭福德宮
鞍部有一座有名的石砌土地公廟,名為「嶺頭福德宮」,廟聯字跡模糊難辨,廟旁有一塊古碑,字跡亦漫滅難識,其旁另立一新碑,介紹這座擁有兩百多年歷史的土地公廟,是十分古道最珍貴的人文遺跡。
土地公的信眾加蓋了一座大廟棚,遮蔽這座古廟。廟棚下,如今成了登山客最佳休憩之處。廟的後方有一座小山頭,為頂子寮山,從廟右側的小徑上山,約一分鐘,即可輕鬆登頂。
在嶺頭福德宮稍作休息之後,續爬往五分山。鞍部至五分山,約1.8公里,走於五分山稜線上,全線已鋪上石階步道。正值芒花盛開的季節,沿途觸目所見,菅芒白浪,搖曳生姿,美景如畫。
走於稜線,爬上高處,視野變為遼闊。望向雙溪方向,但見山峰起伏,層巒疊嶂,令人不禁有了淡蘭古道的遙想。基隆市政府在鞍部豎立的「淡蘭古道暖暖支線簡介」導覽牌,提及十分古道「自暖暖東行,越五分山鞍部,抵平溪十分寮,再越嶺至雙溪。」平溪至雙溪,越過何嶺?卻沒說清楚。
先民若站在五分山稜線高處探路,望見眼前這綿延隔絕雙溪與平溪河谷的山脈時,不難發現,這橫隔的山脈的最凹處,就是灰窯溪上游的石硿子了,那裡是最理想的古道越嶺點。石硿子古道可能就是平溪、雙溪之間重要的淡蘭古道路線之一。
秋芒綻放,搖曳生姿。 |
五分山步道。 |
——————————————————————————–
五分山芒花浪舞
走於稜線上,前行約1個小時,抵達西峰附近的瞭望亭。這裡是五分山步道視野最佳處,可回望五分山稜線步道宛如「萬里長城」的美景,也可眺望南北同為基隆河河谷的奇觀。但此處朔風野大,令人感到畏寒。
續行不遠,步道右側有一小徑,穿越矮箭竹林,約三分鐘,即登頂五分山。五分山頂附近設有氣象局的雷達站,白色的巨大圓球是五分山著名的地標。
由於有公路直通雷達站,因此登五分山最輕鬆的方式,就是直接從106縣道開車上山,抵達雷達站下方的步道入口,幾分鐘就可以登頂五分山。遊客在此季節上山,多是為了來欣賞五分山盛開的芒花美景。
今天與幾位山友相約同登五分山,則是為了慶祝旅聯網成立五週年。登頂時,合拍了一張團體照留念。山友難得相聚,有的已一、兩年未見面了,而歲月流轉,這期間每個人都各自經歷了人生不同階段的悲與喜。喜的是,幾位山友結婚後,家庭陸續添了小寶貝。我開玩笑說,明年旅聯網舉辦六週年慶,或許可以考慮去新竹的「六福村」。
五分山頂慶週年(感謝雨傘大哥提供照片)。 |
步道右側有小徑通往五分山基石。 |
——————————————————————————–
旅遊日期:2009.11.15
——本文轉載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www.tonyhuang.idv.tw/ @
【路程時間記錄】
十分古道登山口—10分鐘—荖寮坑石厝—10分鐘—荖寮坑煤礦遺址— 20分鐘—十分古道叉路口(取右.上行)—15分鐘—石棚土地公—15分鐘— 嶺頭福德宮—60分鐘—五分山
五分山—10分鐘—西峰叉路口—80分鐘—粗坑頭鞍部—15分鐘—產業道路 —20分鐘—東勢街215號石頭厝—10分鐘—東勢街柏油路—16分鐘—十分古道登山口
【荖寮坑礦業生態博物園區主要遊憩路線-適合闔家同遊】
登山口(涼亭旁)—10分鐘—荖寮坑石厝—10分鐘—荖寮坑煤礦遺址—20分鐘— 十分古道叉路口(取左.下行)—10分鐘—登山口。走環形一圈,約五十分鐘,步道設施完善,路況良好。
荖寮坑石厝遺址(2)
荖寮坑石厝遺址(3)
繞過正在施工中的木棧道(預計下個月完工)。
十分古道,已設置里程路標。
十分古道,末段坡度較為陡峭。
嶺頭福德宮,位於越嶺鞍部。
五分山步道,秋芒綻放。
有「萬里長城」之稱的五分山步道。
穿越矮箭竹,爬向五分山基石。
五分山頂走往登山口的芒草路。
五分山步道入口,位於氣象局雷達站附近。
回程改走別條山徑下山。由五分山步道轉入芒草小徑。
小徑路跡不明。
獨行時,勿闖此路,建議仍循十分古道原路下山。
繞經粗坑頭鞍部,出東勢坑產業道路,遇見古厝(東勢街215號)。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