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子慧:日本國力得益於《論語》
【大紀元1月15日訊】編者按:有人說,《論語》近年在日本復興,其實還不如說從來沒有在日本消失過。從江戶時代就成為學校的必修課,後來被廣泛應用於企業管理之中,為日本各界人士頂禮膜拜,成為他們做人的標準和教育理念。
中國古籍中,最早傳播到海外的恐怕非聖人孔子的《論語》莫屬。在鄰國日本,《論語》被各界頂禮膜拜,從江戶時代至二戰結束前(一九四五年),都是學校的必修課程。《論語》不僅影響了引領世界的日本大企業家的經營之路,更成為日本政治家的做人準則。日本天皇家族的名字也多出自中國的《四書》、《五經》。
前首相安倍晉三曾表示,「建設日本的教育,首推的古典是《論語》。因為《論語》闡述了人道,人應該普遍遵循的倫理。有必要成為我們國家的第一古典來作為教育方針。」
安岡定子:親子新一幕
「這些孩子就像一張白紙,在沒有任何觀念的時候,大聲的朗讀《論語》。」教授這些只有五六歲孩子的安岡定子老師說道:「他們大聲的跟著老師朗讀,雖然不能理解其含義,但兒童的記憶力驚人,隨著朗讀的韻律,很快能背誦下來。」
悅耳的韻律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即使回到家裡,他們也會自覺地大聲朗讀,這令注重孩子教育的家長更加關注,陪同孩子一起閱讀,也成為親子的另一幕。已經教授兒童五年《論語》的安岡說:「雖然只是簡單的舉例解釋,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接觸到相同的漢字從而記憶起《論語》,到時會體悟到《論語》的意思,並將成為他們的人生指引。當遭遇困難或者逆境時,《論語》的記憶會自動打開,從而指導他們如何去面對,懂得一個做人的基本道理。」
這些孩子都由父母或爺爺奶奶帶著,或一家三代一起來上課。開班第一天,前來參加《論語》班的勝見婆婆就帶著女兒及三名孫子女前來,不善言辭的勝見婆婆說,看著孩子互相之間和睦相處,不會受到電子遊戲的干擾,自己很放心,孩子們也爭先恐後地說在這裡很開心。
儘管採訪當天下雨,不分男女老少,近八十名的學生前來上課。
講到教課方式,安岡說:「在他們這個年齡,未必能理解真誠、誠實這樣的辭彙,但通過列舉小朋友接觸的生活事例,就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也能使他們明白一些詞義。」「成年人則相反,會先入為主的自行解釋《論語》,這反而阻礙了他們大聲朗讀,所以他們往往覺得這是一篇好文章,但很難背誦下來。」
安岡定子一九六零年在東京出生,畢業於日本著名學府二松學舍大學文學部中國文學科,祖父是日本著名陽明學者、被譽為日本政治家的指導者的安岡正篤。
東京文京區兒童《論語》教室的創辦人、《論語》老師安岡定子與總管森岡隆(右)。
有感於「賺錢有何不對」
與安岡一起開設兒童《論語》班的森岡隆先生,一次無意中聽到年輕人談論「做生意賺錢有何不對」?讓他深感當代年輕人的危機。
森岡隆從事滑雪運動已有五十年之久,他深有感觸的說,自己大半生均傾注於教授滑雪等戶外體育活動,當返回到社會後,驚覺現代年輕人與自己這代人的隔閡,差別的根源在於道德心靈方面的教育。
六年前,他終止了教授滑雪這項工作,並在五年前偶然與安岡定子相識,二人志趣相投,要開設《論語》班,並在籌備期間得到了廣泛支持,沒有任何阻力,在極短時間內,文京區的這個兒童《論語》班就開課了。隨後,兒童《論語》班如雨後春筍在日本各地開班。
讀小學五年級的勝見茜與四年級的弟弟勝見丈太郎,異口同聲說,參加兒童《論語》班很開心,學了很多漢字和成語。
爭先恐後,寫上自己知道的成語漢字。
企業重視學習《論語》
不知何時,《論語》教育也引起了企業的關注。成立於一六九零年的著名的日本和紙公司東京松屋,三年前重新蓋起一座五層大廈,第五層的一個小型展覽廳,專門用來為公司成員開設《論語》班,授課老師就是安岡定子,老闆伴充弘夫婦也是學生,跟著老師大聲朗讀《論語》。
在談起為何要開設《論語》課時,伴充弘先生平靜地說:「世界上不是只有錢。其實做人最基本的理念是,無論做什麼,一個好的原點就會是一個好的開始。日本人不能沒有《論語》。」
他太太則頗為健談,按奈不住接著說:「日本孩子需要從小學《論語》,他們必須知道一定的做人準則。在知道《兒童論語》這本書後,當時就決定把書陳列在店內最明顯之處,供顧客流覽。」
她一邊回憶一邊說,「大約半年前,一個很偶然的雨天,一對老年夫婦站在門外避雨,他們無意中看到了這本書,當時就買了。不到一周,他們再次光顧,一口氣花費一百五十萬日圓購買了一千本《兒童論語》,匿名送到他們居住區域的學校、圖書館和一些政府的兒童設施中心。」
這位三百年老鋪的總經理說:「我們知道,日本社會寄託在孔聖人的《論語》上了。」
擁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日式和紙老店東京松屋,社長伴充弘與公司員工一同朗讀《論語》。
《論語》運用於企業管理中
日本企業界對孔子頂禮膜拜。「近代工業之父」澀澤榮一首先將《論語》運用到企業管理上,他開設了「《論語》講習所」,宣導「論語主義」、「道德經濟合一說」、「義利兩全說」、「論語加算盤說」等等。
日本東芝公司總經理土光敏夫,豐田公司創始人豐田佐吉、豐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歡《論語》,豐田喜一郎還將「天地人知仁勇」用作自己的座右銘。日立公司創始人小平浪平把儒家的「和」、「誠」列為社訓(公司準則)。日立化成公司總經理橫山亮次說:「日本人的終身就業制和年功序列制是『禮』的體現,企業內工會是『和為貴』的體現。」三菱綜合研究所的中島正樹盛讚「中庸之道」。住友生命的會長新井正明以「其身正,不令而行」為座右銘,住友的總理事小倉恆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建立事業的頭一個條件,也即盡本分、盡責任。
『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更是孔子迷,他深諳儒家思想,其管理文集經常引用孔子的言論。在松下公司的發展過程中,松下幸之助將儒家思想的核心──『仁義禮智信』貫穿始終。他主張『仁者愛人』,認為人才是企業最重要的資產,將人本思想提升到了企業文化核心地位,由此而產生著名的『玻璃式管理』理念──企業的經營者不可以讓部下存在依賴上司的心理,而讓部下盲目服從;個人都應以自主的精神,在負責的前提下獨立地工作。
著名實業家朝日啤酒名譽顧問、國家基本問題研究所理事,現年八十三歲高齡的中條高德指出,日本社會道德下滑,就是因為沒有了《論語》,沒有了品性及禮儀。「社會上最大的問題就是道德,要搞好經濟必須先從德育開始,近代的日本企業家都學過的『左手《論語》,右手算盤』,也是日本著名實業家涉澤榮一的名著。這對企業家來說,可謂永遠不變的指南。」
《論語》給日本帶來的影響
據安岡老師介紹說,《論語》在終戰前是日本必修課程,而戰後出生的一代雖然沒有接受正統的《論語》教育,但還有父母教育的環境,但在終戰後二十年後出生的那一代中已經出現斷層,如果與祖父母同住,還有可能受到家庭環境教育的影響。但現在四十歲前後的年輕父母,則整個出現斷層,而他們對孩子的教育也成為社會的一大問題。
在戰後的日本教育中,《論語》曾被當時的美國盟軍政府作為封建主義而廢棄。有學者認為,過分強調個人、利己,是令今日日本社會變異的一個主要成因。若要回復戰前的精神教育,則必修精神教育科目——孔聖人的《論語》。《論語》中的仁信忠在日本最被重視,而孝在孔聖人學說中也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日本體現出的就是滅私奉公。而歐美國家則著重於強調「權利.自由」「個體」。戰前的日本教育則是「整體」比「個體」更重要。但是隨著《論語》的被廢除,日本的精神支柱也就丟失了。
有人說,《論語》近年在日本的復興,其實還不如說從來沒有在日本消失過。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很感慨,沒想到《論語》、《四書》、《五經》等中國古籍在日本人心目中有著那樣崇高的地位,而且被廣泛應用到他們的生活中,成為他們做人的標準和教育理念。◇
本文轉自第154期《新紀元週刊》
//mag.tvsmo.com/b5/156/7385.ht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