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講忘我、忘己、忘物,無所不忘,無所不遺,但有一個在,就是「吾」。這個「吾」與自然——道同在。實際上我們從叔本華描寫佛法鳳凰涅槃的境界就可以體悟到,人在「無」的狀態下產生的一種悟性:「而是那高於一切理性的心境和平,那古井無波的情緒,而是那深深的寧靜,不可動搖的自得和怡悅。
單是這種怡悅在「人類」面部的反映,如拉菲爾和戈內琪奧所描畫的「人相」,已經就是一個完整的可靠的福音。」(叔本華:《作為意志和表像的世界》石沖白譯,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9月第一版,440頁)。這個「無」,其給人帶來的,不是什麼都沒有,實際上它給人產生一種不是感覺物象的顯現,也不是知性的概念,更不是理性推理、判斷而得來的理念,而是一種慧覺── 一種天人合一的覺悟。這種慧覺,在人「損」至「無為」時才有可能出現。這種慧覺,給人帶來全新的喜悅,全新的人生境界,這個「天惠」之恩,是天賜之於吾。
吾進入無相無執的冥思之中,由於慧覺的仲介,就達成天人合一了。有人可能會說,這種所謂的慧覺,只不過是人的「幻相」罷了。
人在冥思苦想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幻相」。所謂見到上帝,上了天庭,抵達了涅槃等,都是人在唸經、祈禱或進入氣功時所出現的一種精神恍惚狀態現象。這種幻相或說錯覺,不足於證明人除有感覺、知覺、理性的功能外,還有一個什麼「慧覺」。
我們暫且以「幻相」論來看,出現幻相是因為人有想像力。在「意識作用於意識」的章節裡,我們已談過這個想像力的問題,人之所以意識再生意識,是因為有想像力。但這個想像力要出現「幻相」來,也是要有一定的物質表像為基礎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對象作為基質的與料,完全是空,他想像出什麼東西來呢?只能也是空。雖然說幻相是對事物的歪曲與誇張,但它還是有邏輯的根據律可尋的。也就是說,它是意識的。也是「我思」的產物。
我想像出一個無頭鬼出現,雖然奇形怪狀,但其自身總是有某些現象的特點的。而我們所說的「慧覺」,它是在無思的狀態下產生的,沒有「我思」,它是在無意識狀態下所出現的一種心靈感應。這種感應使人心境和平,清明透澈,至善至美,這個「慧覺」,你說它是「冥思」也好,說它是「直覺」或是「內感」也好,但它是沒有對象、沒有概念的,也是沒有時、空觀念的。
他面對的是無,所有的客體均消失了,意識也消失了,時空也消失了。它的表現與內涵,與西方哲學所講的「感性、知性、理性」都不同,與想像力的幻相也不同,我只能稱之為「慧覺」。
人是否有這個「慧覺」的存在?據佛教的教義,人在修煉時,要捨得放棄現世的榮華富貴、情仇恩怨,排除前世帶來的業障,放空自己,掏空自己,人在此基礎之上,才能明心見性,才有可能出現「慧覺」,立地成佛。
但不是說人放棄了一切的私慾和胡思亂想之後就可修煉成佛了,還要看你的「悟性」,就是你能不能出現「慧覺」,這個「慧覺」是在「頓悟」中出現的。這與老子的「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道德經》第48章270頁)到突然悟道是很相近的,都主張去思去欲,最後能不能得道,還要靠頓悟。這種頓悟出來的慧能,就是「慧覺」。
(待續)
(轉載自黃花崗雜誌社《通往天人合一之路》一書)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