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足球

四國賽一個人的比賽 米盧求證郝海東的能力

(//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2日訊】本周五開始的四國賽首輪,隊將迎戰朝鮮國家隊。已被排在首發陣容中的郝海東此時應該不會忘記,十一年前,當他還是當時的中國國奧隊隊員時,正是他的一粒進球使得中國國奧隊戰胜了奧運會預選賽小組賽中的最后一個對手朝鮮隊,從而進入了六強決賽階段;但此時的郝海東可能也還無法意識到,從明天開始的上海四國賽將成為他一個人的比賽,而“考察新人”、“演練新陣型”、“嘗試新打法”等目的,都將排在“求證郝海東是否具備擔任十強賽核心的能力”之后,成為第二等級的用意。

大腕郝海東因歸隊稍晚而讓米盧不快,但很快郝海東的表現看上去很“懂事”于是前嫌盡釋。

第一場教學比賽是在海東上山后第三天來到的,米盧本來并沒有讓郝海東出場的打算,但是他主動請纓要求出戰,米盧于是便給了海東首發出場的机會。那場比賽郝海東打了37分鐘,因身體狀態未能恢复所以表現不是很搶眼;但隔了一天之后,國家隊的第二場教學比賽卻徹底成了海東的天下,郝海東在這場比賽中獨中四元,而且所進四球粒粒精彩,其中一個入球是在底線處的零度角挑射,這腳射門不但充滿

了想像力,而且難度之大、完成的效果之佳,都令人拍手叫絕。而除了高超的射術之外,郝海東在這一場比賽中還充分展露了自己極強的回撤接球能力,他在出場的50分鐘時間內,總共主動回撤接球13次,13次全部將球控好并傳到了本方隊員的腳下,無一失誤。

眾所周知,米盧推行的不是正統意義上的防守反擊戰術,在前場等著身后隊員喂球的前鋒在米盧的戰術體系里是找不到存在价值的,郝海東這种超強的回撤接傳能力,才正是米盧戰術框架中所最需要的,在這一點上,郝海東所體現出來的价值要遠在小組賽中的楊晨之上。也正是基于這個原因,在米盧眼中,第二場教學比賽中的郝海東要比第一場教學比賽中的于根偉,更能令自己感到欣慰。可以說,到中國這一年多時間以來,米盧的真實戰術意圖并未能在中國隊身上得到過准确實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郝這期間一直不在隊中(米盧語)”因此,本次四國賽將成為米盧徹底求證郝海東之于中國隊的戰術體系的終極价值的最佳時机,海東在四國賽中不但能獲得首發資格,而且還很可能在可以更換7名隊員的背景下得到打滿全場的机會。

郝海東在甲A聯賽第二隊段的11場比賽中所取得的進10球助攻7次的成績,在國家隊內部無人不曉,記者曾先后在閑聊中考過李偉峰、張玉宁、申思、李小鵬、曲波等多名隊員“海東第二階段的聯賽個人成績”這個問題,結果所有人都不假思索的答出了上述的那個正确答案,這足以說明郝海東在國家隊內部所受到的是一种近似于敬仰的關注程度。“海東比我大十多歲,但是我看他在場上跑起來,無論速度還是持久力都一點不差,而他的射門及腳下技術更是比我好多了,我真服了。”与海東同屬快馬型的小將曲波這樣表達著心中的觀點。

可以說,海東已經憑借其出眾的個人能力和良好的敬業精神在隊友心目中樹立起了威望,這對于久久找不到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精神領袖的米家軍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具激進力的好消息。在范志毅和馬明宇都因各自的技術和性格缺陷而均無法真正扛起領袖大旗的前提下,郝海東的完美回歸正好可以撫平米家軍的這一致命內傷。在隊員層次里,郝海東其實已被推到了領袖台上,在這個階段的訓練和生活中,郝海

東的領袖气質及所應起到的作用一直彌漫在國家隊內部,而他的領袖色彩能否真正煥化成比賽中的強大助動力,將有借于四國賽作一次最客觀准确的檢驗。米盧也很想通過比賽來親眼目睹一下,找到了郝海東這個新任精神領袖的中國隊,能否打出与往昔不同的一番气象。(球報)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賈秀全告誡孫繼海:不要再走我的老路! (8/1/2001)    
  • 沖勁很足 腳下技術卻粗糙–四國賽探營初識朝鮮隊 (8/1/2001)    
  • 一到上海就休息 米盧露出煩躁情緒 (7/31/2001)    
  • 誰來征服米盧——國家隊主力陣容大預測 (7/31/2001)    
  • 四國賽后回昆明?去沈陽? 米盧足協各執一詞 (7/31/2001)    
  • 郝海東宿茂臻攻城拔寨 四國賽首發陣容初見端倪 (7/31/2001)    
  • 上海四國賽–形同“雞肋” 不看也罷 (7/31/2001)    
  • 國足今赴上海參加四國賽 進行十強賽前最后熱身 (7/31/2001)    
  • 米盧認為奪取上海四國賽冠軍不在話下 (7/19/2001)    
  • 中青小將輕松備戰 沈祥福稱還有秘密武器 (6/26/2001)    
  • 3-0輕取日本 中國女排獲四國賽上海站冠軍 (6/10/2001)    
  • 新中國女排江蘇太倉首度亮相 (6/4/2001)    
  • 阿根廷媒体為中青隊瘋狂 (2/26/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