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8月16日訊】 楊家將的故事在民間廣泛流傳已達800多年,它主要是敘述北宋名將楊業及其子孫們抗擊北方遼朝和西夏統治者侵擾中原的事跡。其中楊業、楊延昭、楊文廣都有一定的歷史事實作依據,但是大量的故事情節,卻是勞動人民按照自己的理想和願望塑造出來的。
楊業(?——986年),原名重貴,麟州新秦(今陝西神木)人。他的父親楊信在後漢曾任麟州刺史。楊業青少年時代為後漢河東節度使劉崇的部屬。後周廣順元年(951年)劉崇在太原割據,建立北漢政權,提拔楊業為建雄軍(今山西代縣)節度使,並賜名劉繼業,讓他長期鎮守北方重鎮代州捍御遼兵。在抵禦遼朝侵擾的鬥爭中,楊業屢立戰功,每戰必捷,當時被人稱作「劉無敵」。
太平興國四年(997年),宋太宗率大軍親征北漢,兵圍太原,楊業隨北漢主劉繼元出城降宋。太宗早聞楊業大名,見楊業歸降,大喜過望,命為左領軍衛大將軍、鄭州防禦使,並復其姓名為楊業,仍帶兵鎮守代州。楊業自歸附宋朝以後一直帶兵馳騁在河東的抗遼戰場上。
太平興國(980年)三月,遼景宗發兵10萬攻雁門,當時楊業只有數百名騎兵,無法與遼軍硬拚,他出奇兵抄小路繞到雁門關以北,從遼兵的背後殺出,與潘美前後夾擊,大敗遼兵,殺死遼朝駙馬侍中肖咄李,活捉馬步軍都指揮使李重海,楊業因此被提升為雲州觀察使。自此契丹人都畏懼楊業的威名,每同宋軍作戰,只要一看到楊業的旗幟,就悄然引兵退走。但楊業卻遭到其他宋將的妒忌,有的甚至上書誹謗他,幸好太宗不信那些不實之詞。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決定再次北伐遼朝,分三路出擊。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朔等州行營都部署,命楊業為副帥,率領西路軍出雁門關。起初,西路軍進展迅束,連克雲(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朔(今山西朔縣)、寰(今山西朔縣東北)四州。但由於曹彬、米信率領的東路軍進攻幽州失利。宋太宗即命西路軍撤退,並把雲、應、朔、寰四州吏民遷往宋境內。當潘美、楊業撤軍至朔州南面的狼牙村時,遼兵已攻陷寰州,楊業見遼兵勢盛,不宜同遼兵爭鋒,主張繞道而行,避開正面強大之敵,於途中的石碣谷布列3000強弩,再以騎兵援於中路,這樣就可保證撤退的宋軍將士和被遷的四州吏民安全回到宋朝境內。這個作戰計劃遭到潘美和監軍王侁、軍器庫使劉文裕等人的反對。王侁說「現有數萬精兵,不必如此膽怯畏敵,而應直趨雁門北川」,楊業以為這個冒險舉動必遭失敗。王侁竟指責楊業空有無敵的稱號,並詆毀他遇敵有意不戰,是懷有異志。楊業作為一個從北漢歸降宋朝的將官,最忌諱別人誹謗他對宋朝懷有二心,於是他氣憤地說「我楊業不是伯死,只是認為時勢不利,不能讓士卒白白死亡而又不能立功,既然你們指責我不去死,我就先死在你們之前好了。」說完就帶兵向朔州進發,臨行前,楊業老淚縱橫對潘美說:「我此去必定要失利,我楊業本是北漢降將,按理早該被處死了,但是皇上不殺我,反而讓我帶兵,我不是故意放著敵軍不去出擊,而是想尋找戰機,爭取立尺寸之功以報國恩,今天諸位指責我有意避敵,我楊業一定先死於敵人手中。」接著他指著陳家谷口(今山西朔縣南)說:「請你們在此佈置步兵強弩,分左右兩翼準備救援,待我楊業轉戰到這裡,你
們就用步兵兩面夾擊相救,不然,將會全軍覆沒」。潘美答應了楊業的請求,在陳家谷口佈下了陣,以備救援。可是過了不久,王侁見楊業沒有回來,以為楊業已擊敗遼兵,為了爭功,他擅自領兵離開谷口,潘美作為主帥對這種行為不僅沒有阻攔,自己也跟著離開了。當潘美和王侁率軍離開陳家谷口10公里遠的時候,就聽到楊業兵敗的消息,他們非但不前去援救,反而率兵逃跑。
楊業遭到遼軍的伏擊,率所部同占絕對優勢的契丹兵作戰,自正午至傍晚,輾轉退至陳家谷口,眼望著潘美、王侁的援軍,可潘、王二人竟置楊業於不顧,只管自己逃命去了。
楊業至此仰天長歎:「此遭必死矣」,將士們抱頭痛哭。當契丹追兵又蜂擁而至時,楊業身邊僅存100多名宋軍將兵,感到再戰,也是徒勞,便命他們自謀出路,若能生還也好回去把這次戰鬥的情況向宋太宗報告。眾將士為楊業的真誠所感動,皆死戰不願離去。這時契丹兵越圍越多,最後部下將官和士兵全部壯烈殉難,只剩下身負十數處重傷的楊業,仍奮力殺敵,直到坐騎受了重傷不能行動,才被契丹兵所俘,楊業的兒子楊延玉也在這次戰役中戰死。楊業自被俘後,絕不向契丹低頭投降,他想到自己對宋朝一片忠心,卻遭到奸臣陷害,以致兵敗被俘,無限悲憤,決心用絕食而死來表白自己的一片赤膽忠心。這位威震敵膽的沙場老將,在絕食3天後,死於被押解往燕京的途中。
楊業之死,使北宋朝野震動。當時許多人聽了楊業受陷害以及同部下一起英勇不屈壯烈犧牲的可歌可泣的事跡後,都為之流下熱淚。為了褒獎楊業為國捐軀的英雄行為,宋太宗追贈楊業為太尉、大同節度使。他的兒子延朗(後改名延昭)、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延彬亦因此得到陞遷。潘美受到削奪三任的處分,王侁則被除名編管。
楊業的七個兒子中,楊延昭最負盛名,他繼承了父親事業,亦馳騁在宋朝抗遼的戰場上,也是一代名將,楊延昭在青少年時,就深得楊業的喜愛,認為「此兒類我」,每次出征,都把他帶在自己身邊,經受戰鬥鍛煉。雍熙北伐,楊業攻應、朔等州時,延昭為其先鋒,英勇殺敵,在朔州城下被流矢射穿了胳臂,他仍然不下戰場。雍熙北伐之後,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縣)、保州(今河北安新縣)等地抵禦遼軍侵擾。
宋真宗鹹平二年(999年),契丹貴族又一次向宋朝發動大規模軍事進攻,宋軍節節失利。當時楊延昭正守衛遂城(今河北徐水縣東),九月初,遼軍攻遂城,楊延昭等人飛書告急,請求增兵為援。河北大將傅潛畏怯不敢出,遂城遂為遼軍所困。於是,遂城城小無備,遼軍攻圍甚急。楊延昭雖指揮部隊將他們一次又一次打退,而由於蕭太后親臨城下,自執桴鼓督戰,矢飛如雨,危勢並不稍減。城中守軍不滿3000,眾心危懼,延昭則從容自若,悉發城中居民丁壯登城,被甲執械,日夜護守。一直堅持到十月間。時當初冬,本不甚冷,適值寒潮,氣溫驟降,楊延昭命城中軍民汲水澆灌城牆,一夜之間城牆變得又堅固又光滑,遼軍攻城不下,只好繞過遂城進攻別處。這次戰役結束後,楊延昭等即威震邊庭,人們稱楊延昭守衛的遂城為「鐵遂城」。宋真宗特意召他詢對邊策,並稱讚他「治兵護塞有父風」。
鹹平四年冬,契丹再發兵寇邊,楊延昭與楊嗣共守保州,設伏兵於遂城西北之羊山,待遼軍攻城,即以少數騎兵自北誘之,且戰且退,至羊山下,伏兵四起,盡殲遼軍。楊延昭以此功升任莫州團練使,這就是著名的「羊山之伏」,當地居民為紀念這一勝利,因改羊山為楊山,或曰「藏兵山」。
景德元年(1004年),遼聖宗、蕭太后率兵大舉南侵,一直深入到黃河北岸的澶州,宰相寇准信賴楊延昭等名將,力主抵抗。楊延昭當時上書建議,乘遼兵大舉南下之際,出兵取幽、易等州,但宋真宗根本沒有挫敗遼軍的信心,楊延昭的建議沒有被採納。澶淵之盟訂立後,楊延昭以為國恥,乃拒絕朝廷「勿傷北朝人騎」之命,與張凝、石普等痛殲遼軍游騎不止。及遼軍北退又不顧朝廷「勿追契丹」之命,獨率所部萬騎,進抵遼朝邊界,破古城(今山西廣靈西南)。景德二年楊延昭升任莫州防禦使,並出知保州,後又任高陽關路副都部署,主持河北一線的邊防。
楊延昭也像他父親楊業那樣智勇善戰,能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士卒而又不居功,深受士卒愛戴,他前後守衛邊境20多年,威名也為契丹人所畏,被契丹人稱之為「楊六郎」。他死後,河朔之人多望棺而泣,就連敵方契丹人也舉哀致敬。
楊延昭之子楊文廣也是一名武將,在北宋中期曾在陝西對西夏作戰。還曾隨狄青討廣源州蠻儂智高,都有戰功,後來楊文廣還出任過定州守將,為抗遼鬥爭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