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七大科學懸念”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31日訊】 我們的地球和我們多彩的生活中充滿了神秘的現象和未知的謎團。有些重大的謎團自我們遠古的祖先開始行走時就縈繞在人類心頭,而另外一些則是隨著人類的不斷進步而新涌現出來的
—人類是否可以長生不死?我們能夠攻克癌症嗎?我們能夠創造生命嗎?靈魂究竟是否存在?光速是不是速度的極限?在宇宙中是否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我們能夠進行時間旅行嗎?對這七個問題,人們一直沒有能夠給出确定的答案。
懸念之一:永遠年輕、長生不死
青春永駐的秘方并沒有隱藏在世界上哪個神秘的地方,而更像是存在于每個人的細胞里,或者更加准确地說,是在一個特定的基因里。加利福尼亞斯克里普斯研究院的科學家們對90歲以上的老人的基因進行了研究,他們發現,在99%以上的情況下,這些90多歲的老人的基因的功能完全正常,也就是說,他們的基因都能夠指揮指定的細胞產生适當的蛋白質。老年人的基因和儿的基因几乎能夠同樣發揮作用。那么,如果老年的基因和年輕的基因同樣有效,為什么我們還會衰老呢?
芝加哥伊利諾伊大學的研究者們已經初步找到了答案,但他們還不是很确信。他們提出,衰老的秘密可能就在一個名叫p21的特定基因上。它的作用就相當于一個基因緊急制動閘,當它被啟動并且發揮作用時,它會讓受到毒素污染或者輻射破坏的細胞停止生長,這樣就會給它們時間進行修复。分子基因學教授伊戈爾羅賓遜啟動了人體細胞內的p21基因,并分析了它對上千個其他基因的影響。他惊奇地發現,那些受影響的基因變成了平滑粒狀,并且停止了生長。換句話說,它們衰老了。
“這种模式非常惊人,”羅賓遜說道,“啟動了這個基因,就造成了無數個其他基因的重大變化,而這些基因都与衰老和与衰老有關的疾病發生關聯。”
羅賓遜的同事們發現,p21有選擇地對40种人們已知的參与DNA复制和細胞分裂的基因進行抑制,這樣就馬上讓生長停止下來。与此同時,它促進了50种其他基因的活動。這些被p21刺激起來的基因之一就与早老性痴呆病人腦中發現的動脈粥樣斑的成分相關。其他的基因則產生各种蛋白質和脢,直接引發動脈硬化症和關節炎。
癌細胞都有一個不尋常的特征,那就是它們是不死的。只要能夠得到營養,它們就不停地分裂。健康細胞卻不是這樣的,在它們的染色體末端都帶有一個類似定時器的結构,它限定了一個細胞能夠進行自我复制的次數。這些定時器被稱為端粒,你可以把它們想象成為你的鞋帶末端的塑料帽,它們可以防止鞋帶散開。每次細胞分裂時,這些端粒就會被擠掉一點,當端粒完全掉落之后,細胞就停止分裂了。
癌症正是在這個環節上乘虛而入。在九成以上的癌細胞脢中,發現了一种叫類端粒的化合物,它能夠自動替代每次細胞分裂后端粒上所掉落的部分,這樣端粒就不會消失,癌細胞就可以不斷地分裂。如果健康的細胞上也能夠產生出類端粒的話,可想而知正常的細胞也可以變為不死的。由得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和加利福尼亞州一家名叫根隆的生物技術公司共同進行的試驗表明,這种現象的存在是确定無疑的。
懸念之二:人類會不會治愈癌症
癌症是200多种疾病的統稱,這些疾病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健康的細胞發生變异,開始胡作非為。以往人們的普遍觀點是,基因在這個變异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果你的父母或者兄弟之中有人患有癌症的話,你就有很大的可能患上癌症。
但是,也許事情并不是這樣的。
2000年夏天,醫學界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就基因和環境對癌症的相對影響所進行的研究的結果被公之于眾。該結果使持有傳統觀點的人們大跌眼鏡:人們的食物、生活環境、職業、以及特定的一些坏習慣,包括抽煙和過量飲食在內,都比家族的癌症史更能夠影響癌症的發病率。
科學家們對瑞典、芬蘭和丹麥的總共89576對雙胞胎進行了研究。因為雙胞胎的基因具有相似性。在察看醫療記錄之后,研究者們選擇了那些雙胞胎之一患上癌症的家庭,然后觀察另一個雙胞胎身上會發生什么。
觀察的結果表明,基因的相似并不能決定一切。而諸如抽煙、飲食習慣不良、缺乏鍛煉,或者接触到輻射、污染和致癌性化學品這些因素,更容易引起癌症。解決癌症謎團的鑰匙并不是藥片,而是預防。
懸念之三:我們能不能創造生命
納米技術是通過逐個原子的組裝來构成極小的裝置的一項制造技術。如今IBM、施樂和英特爾這樣的高技術企業都開始重視這項技術,他們的興趣源于一种叫做“自我組裝”的物理現象,根据該現象的原理,如果鋪設了适當的基礎构架,就可以在上面“長”出毫微米管道、毫微米球體和毫微米半導體來,這樣就可以給計算机提供高精度、高性能的極微小的組件。
這樣的技術能不能用于生物體呢?在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正在試圖利用人體細胞內所發現的蛋白質肌動蛋白來創造自我組裝的有机體結构。負責開發的杰拉德翁說,“我們的肌動蛋白薄膜膠囊處在平衡狀態下,并不需要能量來維持其穩定。”他們的實驗室正在取得令人興奮的進展。
那么,我們是否能夠做到讓自我組裝的結构具有自己的生命呢?由加利福尼亞技校、洛杉磯加州大學和密歇根州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組成的小組認為,答案是肯定的。他們已經在計算机內創造出了“數字化的生物體”,他們發現,這些計算机創造出的有机體對周圍變化的反應,与真實的生物體,如細菌、真菌和果蠅等十分相似。
“對生物系統的生命最最基本的問題做出解答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生物系統已經經過了40億年的進化,變得極其复雜了。”加利福尼亞技校的克里斯阿達米說,“地球上生命的產生都是因為很久以前的一次偶然。我們所見到的一切都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而來,所以如果我們回顧這一切的話,是否能夠獲得一些對生命的概要認識呢?”
阿達米所做的工作,是在已經對活的生物體進行實驗,即埃科理細菌實驗之后,第一次用數字進化實驗的方式來進行的模擬生命研究。他說,“我認為我們已經讓生物學家們确信,人造生命并不只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妄想,它還可以回答一些關于生物學的最基礎的問題。”
懸念之五:光速是速度的極限?
90年代中期,威爾士大學的米格爾庫比埃爾就提出,可以建造這樣的一艘宇宙飛船,它能夠將前面的空間縮小,將后面的空間擴大。這樣做相當于將飛船的出發地向后推開,同時將目的地拉近,這樣便有可能達到比光還快的速度,但是這個方案的難點在于,它非常耗費燃料,于是這個計划被放棄了。
迄今為止,超越光速最好的證据,來自于普林斯頓大學NEC研究院由王立俊(音譯)所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他們在實驗中,記錄到一束光的脈沖,以大于每秒186000英里的速度穿過了一個充滿銫的腔室。王的實驗小組將該成果發表在著名的《自然》雜志上。“我們的實驗表明,沒有任何物體能夠比光運動得更快的觀念是錯誤的。”王興奮地說道。
懸念之六:人類是否宇宙間的惟一生命
深層空間近期的兩項重要發現,都使我們更加确信宇宙中還存在著其他生命。其中之一,是在銀河中段附近的一團神秘的星云,另一個是脈沖星發出的輻射波。
在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設置于亞利桑那州的基特山頂那台12米太空望遠鏡對銀河進行觀察時,天文學家們在一團正在形成新星體的星云中發現了糖類。美國國際航空航天局戈達德宇航中心的專家楊米霍利斯說,“這一發現意味著,在恒星周圍產生行星之前很久,很有可能作為生命先驅的化學物質就已經在這樣的星云中生成了。”
雖然這种物質遠在距离地球26000光年之外,它的發現也足以使天體生物學家們感到格外興奮,因為這种由碳、氧和氫組成的8個原子的分子能夠很容易地与其他分子結合形成核糖。核糖是核酸DNA的基本組成部分,而DNA正是所有活的生物體中遺傳信息的化學載體。
另外,自1967年以來,天文學家們一直不斷收到穿越空間、准确定時的無線電脈沖,就像燈塔發出的信號一樣。在2000年的美國天文學會年會上,一位學者提出證据表明,脈沖星已經被發現并定位,并且正以某种模式發出智慧的信息,只是信息的具體的含義還有待破解。
懸念之七:我們能否進行時間旅行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一位走在時間前面的人,他走得如此之遠,以至于我們至今還只能驗證他所提出的理論的一部分。
其中一個理論是關于他的一條悖論。一位宇航員以接近光速的速度旅行,它的同胞兄弟呆在家中。當宇航員回到家中后,發現他的兄弟已經變成了一個老人。真正發生的事情,愛因斯坦認為,是在火箭上的時間變慢了,從而讓宇航員保持了年輕。
為了讓這樣的事情發生,你需要以非常非常快的速度運動。有人用兩台超高精度的原子鐘做了一個相對簡單一些的實驗,在協和式飛机上飛行的原子鐘,的确比放在實驗室里的另一台一模一樣的鐘走得要慢上一點點。這一點點的含義是什么呢?實際上,你要以協和式飛机的速度飛行上100年,才會比另一個乘公共汽車的人年輕千分之十秒。
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人可以通過時間旅行回到更早的時間,但實際上面臨著許多問題。
時間旅行已經越來越不是科學上的禁忌話題,人類建造時間机器的机會正在逐漸增大。在21世紀的末尾,我們或許會与來自22世紀的客人共聚一席,這樣的情景到時可能已經不是天方夜譚了。
轉自 思想格式化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