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元特稿】李少民:臺灣經驗與大陸的變革(一)引言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27日訊】 四十年前,臺灣海峽將分割爲兩個社會:一邊廢除了私有制推行共産主義經濟,另一邊則保護了私有制實現市場經濟。從此,兩岸便開始了社會制度之試驗與競爭。當時兩岸之起點相距不遠,人均産值約合四十七美元,而臺灣不過是五十美元。
四十年之競爭,結果已十分明瞭。臺灣的經濟發展,舉世矚目,一九九一年人均産值逾九千美元。而近年來民主政治之發展,進程雖然坎坷,並深受大陸的政情及省籍情結影響,但仍十分迅速並且充滿希望。
反觀大陸,自一九五零年代始,政治運動頻繁,直至文革爆發,登峰造極。而經濟發展則飽受其害。至八十年代末,人均産值仍只有三百五十到四百美元左右。
七十年代末在大陸興起的改革,在十年後走到十字路口,進退兩難,繼續經濟自由化,則需建立私有制,這將最終消滅公有計劃經濟。不僅如此,人民亦要求政治上的更大的自由與參與。這點中共更不願讓步。中共的躊躇不前,使人民失去耐性,而有八九民運爆發和隨之而來的“六·四”鎮壓。
一九九二年初,中共在鄧小平的推動下,又開始了新的一回合的“經濟改革”,但政治方面絕不放鬆,並聲稱對任何要求民主的聲音將毫不手軟地鎮壓。大陸的這樣的一個特殊的模式,被一些學者認爲“新權威主義”。其出路何在,是否能較快的、和平轉變到民主和自由經濟,筆者並不樂觀。
八十年代末,兩岸開始有社會互動。臺灣人民到大陸旅遊探親,已有幾百萬人次,臺灣資本亦大量湧入大陸,而大陸的人民,亦有機會到臺灣訪問。所謂“百聞不如一見”也,大陸人民親眼看到了臺灣人民的成功,對臺灣的發展經濟産生了極大的興趣。
不錯,臺灣四十年的發展中,亦有許多教訓,如早期有党國不分、黨禁報禁、政府對經濟過多干預,缺乏城市規劃、忽視污染等等,比起歐美臺灣尚有差距。但大陸人民若引歐美爲例,中共則說,那是西洋人,不是中國人,不可比;但現在,大陸人民瞭解到了臺灣經驗,便會反問中共,臺灣的人民也是中國人,爲什麽臺灣人民可以有自由經濟和民主,而海岸這邊的中國人則不能有?這使中共一貫堅持的“資本主義不適合中國國情”一說不攻自破。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臺灣的政治經濟發展的經驗,對大陸的發展與變革,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從八十年代末,筆者開始關注臺灣四十年來的發展,而後來又有機會幾次到臺灣訪問。尤其是一九九一年底,筆者有興參加了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大同盟和臺灣土地改革訓練所舉辦的臺灣土改經驗研討會,更對臺灣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借此文中,我想就大陸在其發展時可以借鑒哪些臺灣經驗,與讀者探討。
——原載(二十一世紀中國叢書之4)《大陸學者眼中的臺灣經驗》楊建利主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