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台美軍事合作,宜努力去做,但平時最好少說
(//www.tvsmo.com)
【大紀元7月19日訊】 与美國軍事交流對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方對此种合作的積極期望,由於日前陳水扁總統接受「華盛頓時報」記者葛茲專訪而成為各方的議題。平心而論,台美軍事合作与我國能否以主權完整形態長期生存發展,有著密切而又積極的影響,是勢在必行的政策選擇,并無所謂「選邊表態」或「過度樂觀」的疑慮。當然,這絕對是個「只可努力去做,平時最好少說」的領域,我國公開表示与美增進合作的意愿,本身無可厚非,但在執行上顯仍宜以低姿態、高收益,而第三國又不易查證的合作項目為优先推動目標。筆者僅簡單討論部分契合我軍方需要、可即進行,而又能於可見未來有效提升台美實質軍事合作關系的可能方向。
准則上的共通、甚至在某种程度內的統一,是決定國軍能否在需要時与美軍(暨或其他盟友)有效執行聯合軍事任務的重要因素。然我國自從民國六十八年与美斷交后,已二十年沒有正式的軍事合作關系,也沒有共同操演的机會或訓練資源。更嚴重的是,我國軍方因限於外交孤立,在作戰准則(doctrine)与標准作業程序上已和美國及北約國家相差甚遠。各軍种雖有各自設法輾轉自第三國取得較新的版本,但大部分准則据信仍停留在美軍(或北約)一九八○年代中期的水准,且內容仍時有殘缺。沒有与美軍現行相同的教范准則,就無法針對聯合作業(演習或作戰),做出精确、可靠、可行的參謀計划。而在實際操演時,更可能因為作業程序有异(姑且不考慮因而可能衍生出的軟硬體介面共容性問題),而產生困難、甚至發生危險狀況。据美國軍方透露,今年我海軍敦睦艦隊遠航中美洲,原本希望美國能同意我軍艦在夏威夷外海加油整補。此构想雖因美國國務院作梗而未能實現,但美軍方人士亦對我方缺乏依照美軍現行程序准則進行海上加油的實際經驗而對該案有所保留。由此例可見,向美方交涉爭取協助國軍通盤修訂准則,實乃刻不容緩。
另一項值得优先考慮的合作項目是為美軍於戰時在台海戰區建立可与國軍的「指揮、管制、通信、資訊、情報、監視与偵察」(C4ISR)系統直接通聯之指管能量,預作規划。譬如在「空軍作戰中心」、甚至「衡山指揮所」預留(設)共容之介面或控制台位;确保兩國軍方的數据鏈路所用之保密(編碼)系統屆時得以轉為可以互通交換戰情資料。此外,如何在后勤補保支援體系上盡可能跟美軍(北約)標准統一化,亦是重要的課題。這些都是可以相當低調進行的工作,且在試圖配合美軍(北約)標准的同時,亦可藉此机會促進我國「指管通資情監偵」架构与后勤資源的現代化。
第三個要談的台美合作构想是与日前媒體所報導的中共軍事衛星能力有關。近年來,中共除大力發展通訊衛星外,也積極部署遙測(偵照)衛星,并研制導航用衛星系統。中共衛星技術的軍事應用,已具相當基礎,而未來發展太空武器的潛力,亦不容忽視。然而,共軍的太空資源在亞太地區并不僅對台灣构成威脅。在台海(或其他在此區域內發生)軍事沖突時,中共的衛星亦可大幅提升共軍的戰略反應与戰役用兵能力,從而危害美軍或區域內其他的美國盟邦。美國軍方對此潛在威脅已表示關心,也有构想与其亞洲盟國共同研擬對策。但如何追蹤、分類、識別這些太空飛行器以及(在必要時)反制特定厂方衛星,顯然需要美國的技術協助(与政治支持)。台美軍事合作的可能方式就是建立諮詢協調机制,划定我國的責任區分,并籌備履行該責任所需之技術能量。
軍事交流不僅限於武器裝備轉移、人員訓練、技術合作或聯合演習之類可見度較高的活動,更包括了前述各种情報交換、戰略對話以及共擬協同作戰計划等輪廓較模糊、但同樣重要的工作。和美國進行軍事合作的本質并非挾洋自重的國家安全策略,而是合乎互惠原則的關系。是以,值得我們思考不是台美軍事合作的政治意涵,而是該當如何具體、務實的拓展与美方合作的范疇,以牢固、深化台美雙方長期發展防衛、乃至於整體戰略上的共同客觀利益与主觀意愿。
(作者為「台海軍情」電子期刊 TDReview.com 負責人)(//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