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喚的歐元真的要來了
(//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8日訊】 歐元的發行在歐洲紙幣350年歷史中史無前例;
據新浪報道﹐9月1日:歐洲中央銀行向各商業銀行供應歐元現金;
12月31日:各國貨幣喪失合法流通地位;
明年1月1日:歐元正式成為唯一合法支付手段;但原有貨幣仍可在一定時間內平行流通;
如將新紙幣堆起來或排列開,其高度相當于珠穆朗瑪峰的55倍,其長度相當于從地球到月球往返4次;
3億多歐盟公民同一天開始使用新貨幣,毫無疑問是一項复雜且不容出現失誤的巨大工程;
如何銷毀舊幣也是一大難題。
复活節過后,伴隨著春天的腳步,歐盟各國政府對歐元的宣傳活動驟然升溫。巴黎埃菲爾鐵塔上亮起了歐元倒計時的廣告;4月27日起,德國前總統魏茨澤克、前總理施密特、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薩比娜克里斯蒂安森和烏爾里希維克特以廣告人物的身份,出現在德國25個城市的4000個大幅街頭廣告牌和林林總總的各种報刊上;与此同時,德國聯邦銀行的“歐元宣傳站”,以在每個城市逗留兩天的速度,正在各
城市的火車站或商業區巡游;“歐元熱線”平均每天接到300個電話,政府出版的《歐元問答》小冊子已散發35万份。而歐洲中央銀行耗資1.6億德國馬克的宣傳活動也正在進行,向歐盟公民詳細介紹歐元的幣樣、兌換方式和安全標志等所有這些,都讓歐盟的公民們強烈地感覺到:千呼万喚的歐元真的要來了。
歐元的發行在歐洲紙幣350年的歷史上是史無前例的,除了德國1948年的貨幣改革和統一前在原民德地區引進西馬克之外,歐盟其它國家還沒有經歷過如此翻天覆地的更換貨幣的活動。根据歐洲中央銀行的部署,分布在歐元區的14家鑄幣厂和12家印幣厂正在高度戒備的條件下,加緊鑄造和印刷歐元鑄幣和紙幣。總計要印制142.5億張、面值合計為6400億歐元的紙幣,如將這些紙幣一張一張地堆起來,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高度的55倍;如將它們沿著長的一側一張一張排起來,總長度相當于從地球到月亮之間往返4次。鑄幣將制造500億枚之多。歐盟各國中以德國的貨幣投放量為最多,將投放43.4億張、總面值為2650億歐元的紙幣和155億枚鑄幣,僅鑄幣的重量就達到7.15万吨。
歐洲中央銀行向各商業銀行供應歐元現金始于今年9月1日。但各商業銀行從何時起向工商界供應現金則無統一時間,由各銀行自主決定。從12月中旬起,商業銀行開始向個人供應歐元鑄幣,也就是說,老百姓從這一天開始才第一次看到歐元的模樣。歐盟各國統一的辦法是,按一定面值將各類鑄幣混合成一份,老百姓兌換份數不限,德國每份鑄幣面值為10.23歐元,折合20德國馬克。12月31日,各國貨幣喪失合法流通地位,從明年1月1日開始,歐元正式登場,成為唯一合法支付手段,但原有貨幣仍可在一定時間內平行流通,各國把這段時間基本限定為兩個月,德國馬克完全退出流通的日子是3月1日。但各國的中央銀行仍然繼續兌換舊貨幣。例如:荷蘭規定鑄幣兌換的最后期限為2007年,紙幣的兌換將持續到2032年。12月17日歐元首次与公眾見面之日,歐盟各國政府首腦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萊肯宮舉行首腦會議,紀念這個歷史性的日子。而其所以首先向公民供應鑄幣,是為了讓公眾從第一天起就能有零花錢,以支付諸如乘出租車等開支。
3億多歐盟公民同一天開始使用新貨幣,毫無疑問是一項复雜而不能出錯的巨大工程。例如,歐盟國家目前的1000万台投幣式自動售貨机、銀行的几十万台自動取款机,都必須做好從明年1月1日起以歐元進行交易的准備,自動售貨机必須能夠識別歐元鑄幣的重量、厚薄、大小,可問題在于,各鑄幣厂造的鑄幣很可能在各方面都會有細微的差別。批發及零售商必須將全部商品挂上歐元和現行貨幣兩种价格的標
簽,所有售貨員都必須進行識別歐元幣樣的訓練,以防偽幣混入。
尤其繁重的是新幣的存放和運輸任務。西班牙約有200万人居住在3000個偏僻的村庄中;希腊有許多島嶼,但要保證當地居民也能從新年伊始兌換歐元為此,西班牙准備學當年西馬克進入東德的辦法,把集裝箱改裝成臨時兌換處,開赴沒有銀行的村庄。德國為運輸歐元鑄幣,專門制作了容量為600千克的集裝箱,并動用兵營作為部分歐元新幣的暫存地。据估計,貨幣運輸量在高峰時期將達到正常情況下的8倍,
德國銀行界將出動2300輛特种車輛運輸現金。安全保衛部門將高度戒備,有的國家還准備出動軍隊保護運輸車隊。
直接處于兌換新舊貨幣第一線的商業銀行任務最為艱巨,不僅要應付潮水般的顧客兌換新幣,還要回收舊幣。以德國為例,至1999年底,流通中的鑄幣為480億枚,估計能回收40%,即總面值共90億馬克的280億枚,總重量達10万吨,相當于8.4万輛大眾高爾夫型小汽車的重量。各國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即居民有把鑄幣存進家中儲蓄罐的習慣,如果屆時一起拿出來兌換,銀行將不胜負擔。因此,德國現在就開始發起廣告攻勢,要居民及時把儲蓄罐敲碎,取出鑄幣花掉。比利時計划于10月15日至11月15日,發起全民“打碎儲蓄罐”行動。
銷毀舊幣是另一個大難題。目前流通中的德國紙幣計有26億張,總面值約為2800億馬克,總重量為2800吨,粉碎后將形成一座體積為3.4万立方米的大山,如何銷毀最合算、又對環境有利?有人提出漚肥,但此議已被否決,因為殘留的顏色不好處理;也有人建議做廢紙用于造紙工業,但紙幣因其韌性和抗濕性很難再利用。根据德國聯邦銀行巴伐利亞分行的研究和實驗,用作建筑材料比較實際可行。例如,与其它傳統制磚原料混合燒磚,燒制過程中紙的部分燒掉,在磚中形成小孔,存留空气,從而提高磚頭的保暖和隔熱性能。也有人建議不要銷毀馬克,把它存進防原子的坑道建成博物館以資回憶,“緊急情況”下拿出來還可再用。這當然不可能,但卻反映了德國人內心深處舍不得馬克的情結。据民意調查,時至今日,仍有55%的德國人不愿放棄馬克。据報道,在感情上對本國貨幣最少眷戀的是愛爾蘭,因為它1928年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貨幣,而且直到70年代一直与英鎊挂鉤,1971年才引進了十進位。歷史短,反倒負擔最小,接受歐元最容易。(//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