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6月5日訊】 六月四號是天安門事件12周年。12年前,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們提出反腐敗的口號,要求在經濟改革的同時展開政治體制改革。而政治體制改革也是中國共產党第十三次代表大會提出的任務之一。
十几年過去了,中共無官不腐,江澤民把反腐敗當作清除政治异己的手段,江澤民有意縱容包庇腐敗分子,是腐敗的總根源。中科院暨清華大學教授胡鞍鋼語出惊人地表示,近十年來,中國政府官員從部門計划及專案項目中挪用及貪污的金額高達1500億美元,相當于國民生產總值的13%到16%。 江澤民保遠華的重要負責人賈慶林及夫人林幼芳,還親自表揚:“賈慶林党性強,能与中央保持一致,是好同志。”江澤民還指使中宣部在香港報刊為賈氏夫婦粉過飾非,愚弄百姓。江澤民保犯有重大貪污受賄的姜春云。
中國在政治體制改革方面有沒有取得進展,取得了哪些進展呢?美國之音就這些問題采訪了一些曾經在中國從事相關研究并擔任領導職務的旅美學者。
天安門廣場絕食四君子之一、到美國以后繼續密切關注中國政局發展的高新認為,政治體制改革的重點是党政分開,而江澤民正是在這一點上走了回頭路,否定了鄧小平和趙紫陽在十三大上所制定的政治體制改革的方向。
高新:“党政分開里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在政府內削弱共產党的領導。江澤民上台以后,把原來十三大上已經決定要撤銷的一些党的机构都給恢复了,特別是在行政系統里邊党的机构都恢复了。”
高新說,江澤民收回党政分開這一部分的同時,推動政企分開,減少政府對企業的干預,但是卻通過在大中型企業建立“工委”來加強党對企業的領導,結果形成了“政不管經濟,党管經濟”的局面。
高新:“從政治體制改革的角度,這是一种進步,還是一种倒退?用江澤民的解釋就是,加強党的領導。拿十三大作為一個前提來比較,這當然是一种倒退。”
1987年10月召開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關于政治體制改革的任務,具體內容包括党政分開;進一步下放權力;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會協商對話制度;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以及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隨后,中國最高領導層開始研究政治改革的具體步驟和措施。1989年,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提出反腐敗的口號和在中國展開政治體制改革的要求。雖然學生運動遭到了暴力鎮壓,但是,六四天安門事件剛剛結束,鄧小平就提出,十三大報告一個字也不能改,體現出當時的最高領導層推動政治體制改革的決心。
有分析認為,鄧小平、陳云等党內元老相繼去世之后,江澤民等第三代領導人頭上的制約消除了,執政環境寬松了許多,進行政治改革的條件也比趙紫陽時代优越了許多。不過,蘇紹智指出,盡管第三代領導人不必再看党內大老的眼色行事,但作為舊體制的既得利益者,他們沒有推動政治改革的意愿。所以,政治改革沒有真正展開,也就不足為奇了。
蘇紹智:“中共現在的領導層實際上是一個既得利益集團,也就是說,在一党專政的制度下面得到了很多利益。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不甘心放棄一党專政,所以對任何政治改革, 他們認為都會威脅到一党專政,所以即使我所說的第一步,憲政改革都不愿意跨出。”
政治評論員曹長青從技術性和實質性這兩個層面分析了中國十几年來政治改革的進展情況。 曹長青:“從技術性層面,比如政治方面比以前要松動,空間要擴大,這個說法可以成立,比如公務員制度、健全的法制,增加了更多詳細的比如環境法、民法,各种法律比以前健全了許多,不象以前無法無天,沒有法制,完全行政管理。這些都是改革。”
不過,曹長青認為,盡管中國的政治改革在技術層面取得了相當的進展,但實質性進展卻微乎其微。
曹長青:“但是你要說政治改革本質性的,一般情況下本質性的標志是民主選舉和新聞自由這兩個主要的內容。這兩個內容我覺得都還沒有出現。”
(6/5/2001 7:29)
原載《新生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