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神鵰俠侶》 有情亦有戲 少奇功異技
(//tvsmo.com)
【大紀元5月8日訊】明報訊, 戲曲舞台﹐早已搬演過很多武將與武俠故事﹐單是取材三國與水滸的劇目便多不勝數。看看唐滌生粵劇作品年展﹐原來他早期編武戲亦甚豐富﹐例如《南俠展超》﹑《火燒紅蓮寺》﹑《方世玉打擂台》﹑《穆桂英》﹑《胡惠乾打機房》﹐還有三集粵劇《黃飛鴻正傳》——一九四四年由「超華劇團」的羅品超和鄭孟霞主演﹐早過一九四九年胡鵬導演﹑關德興主演的第一部黃飛鴻電影。
可見﹐二十世紀的戲曲武戲﹐題材並不限於古代歷史演義和俠義小說﹐粵劇就曾取材近代武俠小說及民間武師故事。《火燒紅蓮寺》原作是平江不肖生的武俠小說《江湖奇俠傳》﹐屬於五四後新流行產品﹐二三十年代間在上海已拍了很多集默片《火燒紅蓮寺》﹐大受歡迎﹐成為中國武俠電影的開路先鋒。
粵劇少改編武俠小說
但除了粵劇﹐其他中國戲曲似乎沒有改編武俠小說。就連粵劇﹐印象中也未聽過搬演金庸﹑梁羽生等的「新派」武俠小說﹐或許因為在香港武俠小說大盛的六十年代﹐粵劇走向低迷﹐活力遠遠不及影視了。
到了新世紀的現在﹐終於出現改編金庸小說的京劇《神鵰俠侶》﹐最大意義就是重新證明了武俠小說可以戲曲化﹐大唱大做沒有問題。事實上﹐早已有了現代時裝戲曲和改編外國名著的戲曲﹐為什麼不好好利用豐富燦爛﹑流行極廣的武俠小說寶庫呢﹖
京劇《神鵰俠侶》由「香港鄧宛霞京崑劇團」和「湖北京劇院」合作﹐徐世起編劇﹐耿天元導演。兩個半小時篇幅當然不可能概括原著長篇情節﹐而集中於小龍女(鄧宛霞)和楊過(張曉波)由師徒變為夫婦的傳奇關係﹐細述了古墓奇緣﹐合練「玉女心經」出事被姦﹐以及絕情谷婚禮釀成惡鬥。
關於主演者的唱做表現﹐有待京劇專家。我覺得作為劇場化的新戲曲﹐整體劇情﹑佈景﹑燈光都不俗﹐卻嫌重文輕武﹐很少武藝表演。編劇表明全劇以情為主﹐幾段詞曲無疑很有情味﹐然而也可說避重就輕﹐跟一般戲曲差不多﹐未能正式發揮「武俠戲曲」的特殊魅力。
未盡發揮武打場面
近代武俠小說是奇功異技的超現實浪漫世界﹐寫情寫境也在奇幻武林中構成「藝術性誇張」。雖說舞台武打無法比得上影視﹐但古今中外舞台也有特異的魔術性﹑雜技性﹐本劇在武藝這方面未有精心設計﹐僅得一場打打北派﹐看來就平平無奇。其實劇情處理﹐也可以更緊湊生動。
武俠戲曲應有潛力﹐應該繼續努力試探。是次破天荒改編金庸﹐已是一次可喜的嘗試。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