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若執意對立 將催化美日台聯盟
(//www.tvsmo.com)
【大紀元5月4日訊】很明顯的,美「中」關係正在惡化之中,但它不應該是這樣的。不幸的是,造成這種情況雙邊都有責任,就我看來「中」方錯的較多,損失也較多。
在美國方面,過去這兩年左右,反「中」言論有很顯著的上升。民主黨的左派把焦點鎖定的人權紀錄,而共和黨的右派則變得愈來愈大聲,把中國說成是個可能的威脅。更甚者,健全民主的表象已降低早些年民主黨對台灣政權的反感,同時強化了共和黨內更強烈以軍事支持台灣的傾向。
結果,起因於二十年前面對共同威脅蘇聯而倡議,並已建立的論點-與中國維持合作,甚至一度晉升到戰略層次的關係,開始面臨密集的批判炮火。中國甚至被貼標籤為美國的「戰略競爭者」,儘管根據中國科學院最近出版的報告,中共一直得等到二○五○年左右才可望成為「中度已開發」。更常見的是,展現在報社社論內和國會辯論中開始以一種潛在性自我實現的預言形式,預測中國這個正在興起的強權將注定成為美國的下個敵人。
然而,中國在醞釀這種雙邊對抗氣氛做得比美國還多。美國在這方面的辯論,是在自由開放的媒體中進行尖銳的討論,參與者暢言看法,且常有歧異。在公開辯論外,美國官方對北京的立場經常是極為自制的,總是避免概括性的對中國做出任何指控。同時,就在去年,柯林頓總統還重申他在上海說過的話,美國重視「一個中國」政策。
相反地,過去兩年多來,中國政府控制的報紙,包括共產黨的喉舌,卻不斷大聲的闡述一種論調,指美國已成為全球獨霸,野心勃勃,而且正威脅世界的穩定。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喉舌們更是刊登各種文章警告說,美國可能打算重施故計,把在科索沃的那套「侵略」策略拿來對付中國。更糟的是,中國的高層領導人在與他們有相同心思的外國領袖所聯合發表的共同聲明中,更是常對現存國際體系中所謂為美國所支持的「霸權」角色予以大聲指責。
簡單的說,過去若干年來,中國政府不僅在國內,也在與其他國家的聯合聲明中大力培育了一種與美國對抗的信條。由於共產主義的訴求在中國已漸式微,但人民的民族主義卻日益強化,此官方支持的反美運動可能有一些政治機會主義的成分在內。
就是在這種背景下,發生了最近的軍機擦撞事故。可能是受到自己國內宣傳機器的影響,也可能是被最早由美國軍事高層發表的「美國軍機享有主權豁免」的公開言論,以及布希總統稍後公開要求中國儘快釋放人機,卻對中國一名飛行員失蹤一事隻字不提的表現所惹惱,於是中方變得玩過火了。
他們對美方機員長達十一天的羈押,堅持美國應為撞機意外負完全責任的單方認知,特別是把機員們當籌碼操縱,務求榨取出美方某種形式的道歉,反而給美國大眾對中國的觀感帶來最負面的影響。這是一個不友善國家的所作所為。結果,儘管為了美軍人員歸來,布希政府保持冷靜,巧妙協商出一種對道歉模稜兩可的表達方式,北京對very sorry這兩個字的堅持,無疑的將會代價昂貴。
中國好戰的舉動讓美國政府更易於決定替台灣湊出一套不小的防衛配備。此種背景下,它也同樣的讓布希總統粗率的說出,如果需要,美國將協防台灣的話。儘管到頭來國會可能還是會同意,但布希政府現在要推動國會重新批准對中國的貿易法案將變得更為困難。美國會支持北京主辦二○○八年國際奧運會也變得更不確定,特別是中國在中國境內逮捕一些擁有美國國籍或永久居留權的華裔學者,已激起愈來愈多美國人的憤慨。
為此,兩國關係可能更加惡化。這應該引起雙邊的關切。就美國而言,與中國的對抗主義將對遠東帶來更不穩定的風險。它可能造成日本民意的兩極化,讓一批人朝反對美國太平洋主義走,讓另一批人朝反中國軍事黷武主義發展。它也會讓和平解決韓國的分裂問題變得更為困難。某種情況下,它甚至會讓美國為了台灣和中國發生軍事衝突,儘管中國至少十年內仍欠缺對台灣發動有效攻擊的能力。
就中國來說,後果可能會更嚴重。與美國對抗主義可能會催化出一個實質上的美、日、台海上聯盟。這可能無限期的延續台灣的分離狀態。與美國的嚴重危機也將對外國資本和技術的流入中國帶來最負面的長期影響,嚴重阻礙中國的經濟增長。中國希望現代化的心願勢將因而受害。
因此,雙方都應該冷靜下來。對美國而言,為了遠東的安定著想,即使不再是反莫斯科的夥伴關係,與中國的良好關係仍是需要的。中國是個區域強權,但它既不是世界級的強權,也談不上是個嚴重的軍事威脅。事實上,儘管在卅六年前已獲得核武能力,中國在發展它的洲際彈道導彈能力上一向十分自制,完全僅依賴少數洲際導彈所構成的最低嚇阻力量。積極地與中國交往,並擴大與其社會和經濟接觸,將增加中國朝正面方向演變的可能性。
對中國來說,與美國的良好關係是確保一個良好未來的關鍵所在。沒有了它,中國將發現要發展和現代化將困難許多,也沒辦法解決台灣問題。動武,即使中國堅持它有權這麼做,也不是一個能奏效的選擇。美國會擋在半路。只有在中國能吸引台灣的情形下,統一才可能發生,而這只有在中國是繁榮且民主的情況下才可能這樣。對美國懷有敵意推動不了這兩件事的。
(作者為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洛杉磯時報全球觀點專欄》中國時報譯)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