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環球好評

李歐梵: 「全球化」的文化爭論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26日訊】近來﹐「全球化」﹙Globalization﹚這個名詞﹐變成了全世界最膾炙人口的口頭禪﹐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在學術界更引起了巨大的爭論﹐贊成者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帶來的「善果」﹕推廣市場化﹑民主化﹑進步﹔全球成一村﹐最後世界大同﹔反對的人認為這不過是西方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的新面孔﹐以美國的霸權為基礎﹐以後期資本主義﹙跨國主義﹚為形式﹐最後以經濟手段征服全球的大陰謀。贊成者多屬於保守主義或自由主義中的保守派﹐而反對者當然以左翼分子和馬克思主義者居多。

我對於此道涉獵不深﹐未敢輕言自己的「學說」﹐只不過覺得這兩種看法我都不能同意﹐因此也只能從自己讀過的少數理論來「檢驗」個人的經驗和觀察。就目前的初步研究所得﹐我比較同意兩位芝加哥大學的名學者——社會學家SaskiaSassen和人類學家ArjunAppadurai——的看法﹐前者認為「全球化」並非席捲全世界的唯一霸權運動﹐而是以各種不同方式與各地區﹑各國﹑各地方﹐甚至個人接軌的經濟和文化的潮流﹐它的存在往往因各種地方環境而不同﹐效果也各異﹐但總體上說﹐我們必須承認「全球性」因素﹙theglobal﹚的存在﹐而「全球性」發展最明顯的地方是世界上的大都市——紐約﹑倫敦﹑東京﹑巴黎﹑法蘭克福﹑蘇黎世﹑阿姆斯特丹﹑洛杉磯和香港。這九大都市之中﹐美國獨佔兩個﹐歐洲五個﹐亞洲兩個﹐南美和非洲則付闕如﹔然而在Sassen近著中﹐又在這第一環的大都市外加上第二環﹕聖保羅﹑布宜諾斯艾利斯﹑孟買﹑曼谷﹑台北和墨西哥城。在這六個城市中﹐南美居二﹐亞洲佔三位﹐而墨西哥恰在南之間。

如果我們把這十五個都市合在一起﹐亞洲所佔的比例﹙五個﹚與歐洲相同﹐並與美洲鼎足三分。但Sassen是社會學家﹐不太注重文化﹔如從文化觀點看來﹐瑞士的蘇黎世根本不能算大都市﹐法蘭克福的地位也將被柏林所取代。而亞洲的五個城市在文化上倒真是各有千秋﹐我們甚至還應該加上的北京和上海。也許這是我個人的偏袒﹐但亞洲各大都市在全球文化和經濟上舉足輕重的地位﹐至少應該得到肯定。

問題在於﹕就後期資本主義的運作而言﹐亞洲的城市是主動還是被動﹖或者都不過是紐約的衛星城﹖甚至有人認為﹕全世界的金融核心是紐約﹐所有運轉都操縱在紐約華爾街的一小撮金融資本家手裏﹔而就文化而言﹐真正的基地也只有一個——好萊塢﹙荷里活﹚。持這種理論的人﹐當然不相信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有選擇權﹐反正遲早都會被這股強大的後資本主義征服而心甘情願地作「順民」。這一點我也不敢苟同﹐也是我比較贊成Appadurai的說法的主要原因。他不但認為世界各地的消費者有主動權﹐而且各地之間的互動也造成了五種流動性的景觀﹐他定義為人種﹑媒體﹑科技﹑財經和意識形態。

這位人類學家原籍印度﹐出生在孟買﹐所以也特別看重亞洲地區的文化﹐而且鼓勵美國從事地區研究﹙areastudies﹚的學者少作固定的以國家為本位的文化研究﹐而多作以人民流動為主的互動性的跨國研究﹕如通商﹑旅行﹑傳教﹑殖民﹑流亡等﹐而這種流動性往往以區域﹙region﹚來劃分﹔區域不僅是一個地理名詞﹙如亞洲﹚﹐也是一種想像世界﹐傳播媒體所提供的就是一種想像世界﹐它可以作消費品供各地群眾享受﹐但各地人民的接受或反抗行為也可以從不同的想像世界中顯現﹐而且有所取捨。

我們舉一個例子而言﹐《臥虎藏龍》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因為名義上是提供參選﹐但在台灣卻被視為好萊塢影片〈見本刊四月二日至八日號〉。從資本和市場而言﹐它的確有「全球化」的代表﹐但無論是導演李安或港台和大陸的者﹐都把它視為全球華人的作品﹔而從文化鑑賞角度而言﹐更是和美國方面的反應大異其趣﹐甚至有人認為此片根本沒有吸取到中國文化的精神﹐是拍給洋人看的以假亂真的商業品。更有不少華人觀眾覺得片中的國語﹙普通話﹑華語﹚不夠標準﹐聽來可笑﹙但不少美國朋友告訴我不覺得是在看「外國片」﹐因為英文字幕遠較中文流暢﹚。

這些不同的反應就是各地區文化互斥和互動的現象﹐說不上主動權操在誰手﹐也許資本多來自美國﹐但文化效果卻無法預期。當然會有評者認為我所謂的主動權本身就是一種假象﹐而地區主義﹙regionalism﹚只不過是全球化所必須經過的一個階段或緩衝區而已﹐但我仍然堅持我的區域論調。美國學院中的理論家往往只會在學術的象牙塔內坐而論道﹐很少實地考察﹐所以也往往與現實脫節﹐因此我雖然身在學院﹐卻寧願做實地「漫遊者」﹐而不願作理論家。

──原載《亞洲周刊 》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富國主導全球化自由貿易有弊端 (4/23/2001)    
  • 加國美洲峰會再起暴力抗議 (4/21/2001)    
  • 鐵絲網被扯倒 五千人美洲峰會場外通宵混戰 (4/21/2001)    
  • 美洲峰會商設全球最大貿易區 (4/21/2001)    
  • 【紀元專欄】曹長青: 經濟全球化不可阻擋 (4/21/2001)    
  • 李怡:失控世界 (4/20/2001)    
  • 魏京生:捷克總統頂住中共壓力 (4/19/2001)    
  • 爲誰說不? ——評《中國可以說不》 (4/17/2001)    
  • 從撞機事件看中共對民族主義的迷思 (4/15/2001)    
  • 毛壽龍 : 美國外交政策的制度缺陷 (4/6/2001)    
  • 印度和中國工程師帶動美國矽谷創業全球化 (4/1/2001)    
  • 全球五大股市暴跌 中國股市能否獨善其身 (3/30/2001)    
  • 陳水扁:未來台灣及兩岸發展 應放在世界格局 (3/26/2001)    
  • 由《臥虎藏龍》看- 全球化下的「國際外語片」 (3/25/2001)    
  • 口蹄疫災難“功”歸全球化 (3/19/2001)    
  • 英辦“全球六合彩” 獎金10億 世界第一 (3/18/2001)    
  • 意大利全球化論壇會議遭抵制 示威者衝破警察封鎖線 (3/17/2001)    
  • 數千名全球化進程反對者与防暴警察發生衝突 (3/17/2001)    
  • 李怡:衝擊經濟 (3/6/2001)    
  • 意大利人點燃“火箭”抗議全球化 (3/4/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