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24日訊】 4月21日發生在陝西韓城一個無證小礦井的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已造成48人死亡。22日,遇難礦工的遺體已全部找到。小礦井的承包人仍然在逃。
金腰帶也是炸藥袋介紹歷史名城韓城市時,必然要說到人稱“烏金”的煤炭。 韓城和黃陵、彬長、銅川、焦坪一線是渭北煤炭富集帶,被稱為陝西的金腰帶。韓城,又被稱為金腰帶上的一顆明珠。
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韓城境內開始大規模煤炭開采,最早的礦址是上峪口,當時稱上峪口煤礦,已于几年前基本停產。煤礦原來的工人大多被并入距离2公里外的下峪口煤礦和其他小礦。
當地一直是高瓦斯礦區,經過30多年地下開采,井下有上千條廢棄的大小巷道,有的已被炸塌,有的成了瓦斯積聚的“毒巷”或積滿地下水的“水窟”。在這樣的區域挖煤作業,要比在處女礦區采煤危險百倍。可是,煤就是“烏金”,對那些認為錢更重要的人來說,那一車車從井下運出的煤就是一沓沓往口袋里跑的鈔票。 2001年4月21日凌晨零點40分,巨響從下峪口煤礦地下400余米深處傳來,48條鮮活的生命隨之消逝。
這是口早就該“死”的井發生爆炸的是一座無證非法小煤窯,曾于1988年被關閉,后又開始非法作業。据今日早報消息,它隸屬于下峪口煤礦勞動服務公司,內部稱“勞司2井”。在建造形式上,“勞司2井”是豎井,与3號豎井在地下相連。2號井是礦工上下班的通道,3號井有出煤口。
在此工作的大多是來自陝西山陽、湖北鄖西、四川的民工。他們在井下有明确分工:爆破(俗稱放炮)、瓦斯檢查、通風等。礦上給工人訂的任務是,每人每班拉7車煤,日工資30元;超產的話每車5元。生產所用的炸藥、雷管等耗材費用,還要從工人工資中扣除。
徐延余是湖北鄖西縣人,在2井打工的上百名湖北老鄉中,他是最能干的。他每天都超產,每月能賺1000多元。作為小“頭目”,出事那會儿,他正帶著6名老鄉,在新近開挖、离豎井井口最近的南大巷里清理殘煤。他也是帶領工友死里逃生的英雄。
“一道強烈的電弧一般的亮光突然一閃。弧光過后,我眼前猛然一黑,耳邊傳來一聲沉悶的巨響,真正叫人感到什么叫地動山搖。小石塊從頭頂的支架縫中紛紛墜落,砸到頭上、安全帽上、身上,生生地疼。巨響過后,巷道里傳來此起彼伏的轟隆隆聲”。有著7年井下采煤經驗的徐延余准确地判斷巨響是瓦斯爆炸,隨后的轟隆聲是爆炸引起了巷道塌方。
煙霧中有烤肉般的焦味
听到巨響,徐延余的工友也知道大半條性命已滑到地獄門口。“巨大的響聲震得我耳根發麻,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從我肩膀邊砸下,石頭的一角還挂爛了我的工作服。一股煙霧伴著煤灰迎面扑來,我們打著礦燈,面對面誰也看不見誰,煙霧中一會儿是烤肉那樣的焦糊味,一會儿是嗆人的硫磺燃燒味”。
“我听見徐延余大聲喊快趴下(瓦斯爆炸后,巷道里空气稀薄,人爬在地上,容易吸到略多的氧气),我赶緊趴在地上,照徐延余說的,抓住前面人的腳后跟,奮力往空气新鮮的地方爬”。
他們不敢順風向爬,因為沒有充分燃燒的瓦斯還會順著風向跑,在巷道的拐彎處或死角地帶積聚,稍遇明火,會立即發生燃燒或爆炸。
“大約爬了100米,我明顯感覺到空气稀薄,大家的喘气聲越來越大,渾身沒有力气。在一個巷道交叉口,我見有几個山陽縣的工友在發愣,他們問怎么這次放炮的聲音那么大,我拼命告訴他們是瓦斯爆炸,叫他們赶緊趴在我們身后往外爬。” “路上,我看見一具被燒得面目全非的尸體,腳燒沒了,眼睛、鼻子就剩下4個黑窟窿,嘴唇燒沒了,渾身像焦碳一樣黑乎乎地。我認不出他是誰。”幸存者連被子都不能蓋.
在韓城礦務局醫院下峪口分院,記者見到了4名山陽籍幸存者。26歲的漫川鄉民工陶健是幸存者中受傷最重的,他的頭部、大腿被嚴重燒傷。由于燒傷面積過大,護士不敢直接把被子蓋在他身上,在他身上搭了個小棚子,里面裝了盞500瓦的電燈供暖。
21日晚11點,記者在距离出事礦井不遠處一間窯洞里,見到了遇難者王春云的妻子尹黃英。“我們來這里近3年,他有兩年沒回家了。他父母都已去世,當年給父母看病欠了別人近万元。為了還債,他每天都上班,下了班就累得渾身像散了架似的,剛剛把債還完。這几天孩子感冒了,我不想叫他上班,催他帶孩子去看病,為這他還和我吵了一架。”“我听到那聲巨響,心都顫了。他到現在還沒回來,要是听我的不去上班”
──原載 : 大洋网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