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出資10億 研制“隱形戰斗機”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24日訊】“國防部”在其2001年的“國防預算書”中﹐打算出資10億元新台幣實施“廬山計划”───研制和發展“隱形戰斗機”。
不過﹐台灣當局也知道﹐研制隱形飛機是一項龐大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憑區區“中山科學院”就想“趕美超俄”只是一個幻想。因此﹐決定放棄設計全新的隱形戰機﹐轉而計划對“經國”號﹐即IDF型戰斗機進行一番改頭換面﹐最終達到 “隱形”的目的。“中山科學院”如何對IDF這種以可靠性欠佳而著稱的戰斗機進行改裝﹐成為外界關注的焦點。IDF要隱形﹐不外乎加裝吸波涂層和進行外型改造。但這兩種方法都面臨技朮和經濟方面的困難。
IDF要增強隱形性能﹐最簡單的方法恐怕就是給其涂上一層吸波材料﹐減少雷達反射波。而目前比較流行的是使用各種鐵氧體吸波材料﹐比如美國大名鼎鼎的 F-117﹑B-2﹑F-22等隱形飛機都主要采用了鐵氧體吸波涂層。如果台灣IDF也能穿上這么一層“隱身衣”﹐說不定還真能起到立竿見影的隱形效果。不過﹐單憑台灣目前的科研力量﹐制作這件“隱身衣”是力不從心。想在近期內攻克這個技朮難關﹐希望也很渺茫。如此看來﹐台灣只有從美國得到技朮或者直接買進涂料﹐從而對IDF進行改裝這一條路了。但是﹐眾所周知﹐飛機隱形不是涂點吸波涂料就可以解決的﹐對機體外觀﹑飛機燃料以及電子設備等均有很高的要求。就算 IDF全身都抹上一層吸波涂料﹐它也不能稱為“隱形飛機”﹐充其量是一種采用了部分隱形技朮的飛機而已。
台灣軍方提出的另一種辦法是﹐砍掉IDF的垂直尾翼來消除側面雷達反射截面積。這個思路確實不錯﹐但無垂直尾翼戰機的技朮是一個世界難題。美國空軍的 “聯合攻擊機”原本也想去掉這個討厭的“尾巴”﹐但因為技朮原因最后只得作罷。要對IDF進行這么大的手朮﹐其難度比制造一架新型飛機還要高﹐目前台灣的科研實力還做不到這一點。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