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敏欣 : 從撞机事件看布什的對華政策
(//www.tvsmo.com)
【大紀元4月17日訊】 自從美國新總統布什上任以來,關注中美關係的人士都十分擔心這位共和黨的白宮新主人會大幅度改變前總統克林頓的對華”交往”政策,使中美關係朝對抗方向發展。
這種擔心並不是沒有依據的。在總統競選過程中,布什曾經講了一些被認為是對華強硬的話。他揚言要把看作”站略競爭對手”而不”戰略伙伴”。在問題上,布什宣稱美國將”幫助”台灣防衛自己。
令人擔憂的不僅是布什的競選言論,因為瞭解美國政治的人士都知道政客在拉選票時說的是一套,但上台後的政策很可能是另一套。使北京領導人神經緊張的更重要的原因是共和黨的右翼。中美關係近年來不能穩定的一大因素就是共和黨右翼勢力的作祟。這股政治勢力包括兩大支柱:一是基督教右翼,二是所謂的冷戰派。
基督教右翼反華的動機是所謂中國政府對宗教的迫害和其計劃生育政策。冷戰派反華是因為在這批人士的心目中,中國不僅仍是一個所謂的共產主義政權,而且還是一個正在興起的超級大國,是美國的主要潛在的威脅。
儘管著兩股勢力人數不多(大約佔總選民的四分之一),但他們的政治能量極大,並在媒介、國會和國防部有很強的代理人。在克林頓任期中,這兩股勢力頻頻在對華政策上和克林頓作對。
布什上任後,他任命了代表共和黨右翼勢力的政客擔任了國防部的要職,如國防部長和副部長。這些人以前都公開主張對華實行強硬的政策,認為美國亞洲政策中心應該是日本,而不是中國。對付中國的最有效的手段是聯合美國的亞洲盟友,而不是加強和北京的雙邊關係。
然而,共和黨的另一重要社會支柱是美國的共商界。他們是共和黨的主要財源。由於共商界在中國有幾百億美圓的投資。每年雙邊貿易近千億美圓,所以他們希望中美關係能夠穩定發展。
這樣,布什的對華政策就受到上述幾種政治勢力的牽制。因此可以說他的對華政策仍在形成過程中。
中美軍用飛機四月一日在中國南海上空的相撞可以說是對布什一次重要的外交考驗。在撞機事件發生以前,布什政府宣佈和實行了被國際社會認為是富有”單邊主義”和強硬色彩的一系列政策。這包括停止和朝鮮的對話,驅逐五十名俄羅斯外交官出境和退出《京都協議》。
這些行動使人擔心布什在處理撞機事件時也會採用強硬手段而使這一事件惡化成一場嚴重的危機。
顯然,布什對撞機事件的最初反應是很強硬的。他隻字不提中方的損失和要求。反而堅持北京應該立刻歸還美軍飛機和機組人員。這一立場引起了北京的反彈。要求美國道歉並承擔全部責任。
雖然雙方互不妥協的立場極可能再導致一個風險極高的僵局,但中美雙方的重大共同利益最終使華盛頓和北京都意識到全面對抗的代價和惡果。這就是為什麼一當僵局出現後,中美雙方都努力尋求出路,最後終於達成妥協,使美方機組人員安然返美。
這場風波使人看到了布什在處理突發事件時的能力和技巧。雖然他的最初反應可能失誤,但他和他的主要外交助手們很快採取了彌補措施。他們一方面對北京作了適當讓步(如表示”遺憾”),另一方面派出副總統、國務卿和國防部長到國會勸阻右翼議員不要輕舉妄動,以免使北京下不了台。
雖然中美今後還將面臨許多複雜的雙邊爭議,但布什對撞機事件的處理顯示了他在對華政策上的務實態度。這使一直揚言要圍堵中國的共和黨右翼十分失望,但對希望中美關係穩定的人士來說卻是一個很好的訊號。
──原載BBC
(//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