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學家發明光導硅芯片 帶來電腦業新革命
【大紀元3月8日訊】英國薩里大學的科學家近日使用硅材料制造出能在室溫下有效發光的二极管。在此基礎上,科學家有望將發光裝置有效地集成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中,制造出体積更小、功能更強大的芯片,以及更高性能的通信設備。(圖:目前電腦芯片趨向微型,但線路卻無法繼續變小,已接近极限。)
据報道,科學家一直研究如何用光來代替芯片中的電信號傳遞信息,將使芯片性能更強,然而目前的發光設備難以集成到硅芯片中。要解決這一問題,理想的方法是用硅本身來制造發光裝置。而英國科學家這項使硅片發放光束的技術可以使電腦芯片不再以電流、而改以光束傳送電信號,解決了制造更細小線路的難題,從而使未來的電腦變得更小、工作速度更快。
電腦芯片技術現在每過18個月就會翻新,這种現象是摩爾在1965年指出的,被稱為摩爾定律。 電腦芯片的發展驗証了摩爾定律,但這一領域卻始終有一項技術困難,就是隨著電腦芯片不斷微型化,嵌進芯片內傳輸電信號的線路需要造得越來越小,但把線路造得更細小的難度已經越來越高。 如果不解決這個難題,電腦芯片的運作速度在十年內便會停止增加。
薩里大學的凱文.霍姆伍德等人在于8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通常情況下對硅材料通電并不能使它有效發光,他們利用硼离子轟擊硅薄膜,利用一种稱為“環形移位”的效應,在硅材料中產生一些特殊的區域,使之通電后能在常溫下有效發光。 科學家還說,在上述實驗中,硅材料生產、硼离子摻入等過程所使用的都是目前半導体產業界已經掌握的標准工藝,因此將這項技術付諸實用并不困難。
他們成功使硅原料發放光束,這意味著光束代替電流在芯片中傳送信號成為可能。 此外,光導線路在芯片中更加細小,同樣可提高芯片功能。這個技術可以促進通信事業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网行業。
研究人員說,現有技術就能使芯片發放光束,芯片制造商只要把他們耗資巨大的設備稍加改造即可。 以往科學家也嘗試用其他方法使芯片散發光束,但現在這個新技術的优點是,只要在正常的室溫下就可運作,适合個人電腦。
相關文章